從薄熙來「鳥籠審判」 看習近平政治盤算
2013-08-26 10:58:4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紀大審」薄熙來案出人意外地延長開庭,周日審完後將擇期宣判。原本被外界預期是「走過場」的大審,因主角薄熙來的脫線演出而高潮迭起,以致法庭需在周末加時上演,給中外億萬觀眾驚艷的感覺。
綜觀四天庭審,有不少亮點:一是結合網路新科技,通過微博直播,讓外界掌握庭審進程,新做法可望成為未來大案的先例。二是薄熙來在庭審中的表現,讓人見識他思慮縝密、雄辯滔滔、不愧為「封疆大吏」的一面。三是延長審判,周末兩天加班開庭,不僅在中國,在國際上恐都十分罕見,顯示北京當局想盡快了結此案。四是被告薄熙來與證人谷開來、王立軍競相爆猛料,揭開中國高層官員平時極少曝光的私生活冰山一角,尤其接觸數十億元人民幣款項如「玩小錢」般,讓外界咋舌不已。
從大審的效果看,薄熙來兩次稱讚審判長「文明、理性、公允」,讓他「感到滿意」。而原本並不預期薄會獲得充分自辯機會的薄熙來家人,也發表聲明對庭審表示感謝。
這樣的審判,對不滿胡錦濤、溫家寶以貪腐罪掩蓋權力鬥爭,把薄拉下馬的「薄粉」們是安撫、也是示好;對同情薄熙來的「紅二代」,可能會認為習與薄同樣出身「太子黨」,但習為人厚道、公允,未落井下石,有利習未來收編擁薄勢力。而改革派雖對薄熙來恨之入骨,但追求司法有程序正義,本來就是司法改革議題的應有之義,沒有理由對薄熙來獲公平審判不滿。他們關注的是薄最終將受到怎樣的處罰。
儘管如此,我們必須看到,薄熙來案的庭審仍是「鳥籠庭審」,一切都在北京當局嚴密掌控下。首先,對薄熙來的三項控罪都是有選擇性的,只挑最輕微、最低層級的貪瀆部分,避開最重要、最敏感的主體,即薄在重慶以「黑打」的方式「打黑」,侵吞私人財產據為己有的罪行。在貪污、受賄部分,也只挑選薄早年大連市委書記任內數額不大、最易定罪的幾筆,總金額控制在2000多萬元人民幣內,以保他不被「依法」治以死罪。
其次,官方微博對庭審內容的公布嚴密管控,經過第一天的相對放開後,隨後三天公布速度不僅嚴重滯後,內容也不連貫,並非巨細靡細、原汁原味全貌呈現,顯然是經過嚴格審查內容後,再摘要公布。
再次,法庭公布的證人證言也經精心挑選,只公布對薄熙來不利部分,不公布對他有利的;譬如法庭只看到檢方證人證言,卻看不到辯方證人和證言反駁。
當然,判定薄熙來案「鳥籠庭審」最重要根據,是連續四天庭審薄熙來只在證人證言細節打轉,從未「溢題」出言攻擊其他領導人,不讓人產生「共業」的聯想,薄也未攻擊整個政治體制和法制體系。薄熙來未挑戰當權派最忌諱的敏感地帶,至少顯示他與習近平等高層有默契,或說已達成妥協,畢竟他在中共體制中浸淫數十年,也深懂箇中三昧和遊戲規則,多少是利害共同體。
對薄熙來案的「鳥籠審判」,或可窺測習近平的政治盤算。薄案是中共數十年來最大政治醜聞。薄雖是習近平潛在政敵,但把薄拉下馬的是胡、溫,習的任務是以看似公正、透明的司法手段了結此案,從而甩開包袱,推動自己的施政計畫。
習似希望通過對薄的庭審,把壞事變好事,展示依法治國胸襟,並在國際上樹立開明、理性形象。薄熙來翻供歸翻供,或不致影響中共高層早給他定下的刑期。濟南中院24日透過官方微博表示,過去的證據都有效,似已暗示無論薄熙來在庭審做出任何辯解,都不會影響審判結果。
實質上薄熙來已是「死老虎」,習近平提供舞台讓他表演,是為了讓左派「薄粉」的壓力得到釋放。習、薄的同質性本來就高,只要薄粉怨氣發洩了,收編他們便指日可待。在習看來,翻供對薄也是「雙刃劍」,翻供越厲害,檢方就拋出越多不利他的證人證言,越讓他尷尬,而最讓他受傷的,是結縭27年的妻子谷開來成為檢方主力砲手。僅從「人倫」方面看,薄熙來早已是習近平的手下敗將。他在庭上的賣力表演,只是一曲政治輓歌,不可能成為東山再起的起身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