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10+6自貿區協議啟動談判

2013-08-30 10:23:1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南亞國家聯盟10個會員國和澳洲、紐西蘭、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等16國的資深談判代表,日前已在汶萊就「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ECP)的組建,達成部分協議。這項又名為「東盟加六」(10+6)自由貿易區協議的談判,經醞釀多時終告啟動,並確定若干關鍵會談的時程。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外最大自由貿易區籌建工作的開始。從此另一大型區域經濟整合進入實際作業階段,使新的自貿區協議呼之欲出;另也證實與談各方能以經貿發展掛帥的立場,朝存異求同方向邁進,為亞太開啟一片繁榮新天地,營造出無窮希望。
 
東盟(10+6)自貿區貿易協定談判啟動,意味著世界最大的區域經濟整合,已由多年的意見具申,進入了實際行動。在由坐而談判起而行之前,各方對於這個大規模區域自貿區的組建,能不能順利推展,是存有不少疑慮的。因為不僅亞太16國內部的多種差異,外部的不同性質拉扯阻窒,也有若干令人側目的影響,甚可能連起步都會出現困難。但是汶萊16國資深代表之會,不僅決定在明(2014)年8月前敲定自由貿易準則,還達成了從9月24日在澳洲舉行的下一輪談判期間開始,全面展開調降或取消關稅的磋商。前述決定內容具體、層次分明,呈現出談判人員有備而來的意涵。也展現各國經濟優先的務實態度,使外界沉重的心情緩和了不少。
 
東盟10+6自貿區一旦建成,其經濟規模近20兆美元,會員國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1/3,人口逾30億約為全球半數。遼闊幅員正是經濟發展大開大闔的一片天地,尤其是「全球化」的思維與操作備受質疑,西方國家全力推動的世界貿易組織功敗垂成後,區域經濟組織觀念抬頭,透過自由貿易協定等機制所發揮的功能,而成為取代不易實現的「全球治理」主張,正受各方所歡迎。而東盟近年所參與的自貿區運作,又有卓著成效可資覆按,更使外界對以東盟為主軸的區域經濟整合存有信心,東盟10+6自貿區發展基礎無疑是穩固的。
 
東盟在推動亞太16國自貿協定談判前,曾於2012年11月在金邊一項高階層會議中。推舉印尼為主導協商國並由部長吉達承擔起籌備的責任,同時各參與國也同意了這段安排。以橫跨2洲的大規模區域經濟整合,順利完成啟步結構,堪謂是「好的開始」。東盟組織運作逾40年,近來逐年召開的國際論壇,敦邀區域內相關國家領袖與會。使經濟體接觸到此一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集團,於應對經貿議題平實誠信,對於區域經濟整合與有經驗與表現,因而能接受東盟號召,使東盟自貿區由10+1晉至10+6,有如水到渠成。
 
吉達在啟動自貿協定談判之初,就鄭重表示亞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簽訂,要朝2015年目標邁進。因此談判時程緊湊,明年8月自由貿易準則完談且已敲定。以東盟—中國(10+1)自貿協定的簽訂經驗,似無多大困難,自貿協定建立啟用,迄也無執行方面的杆格傳出。而在施行第一個10年屆滿,雙方貿易總額和2002年相比,增加到7倍以上。驚人的紀錄,予各方一種時間雖短行大有可為的印象。有了東盟10+1的作為,相信各方應不會太感到有倉促的壓力和不安。
 
東盟10+6自貿協定要趕在2015年簽訂,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配合東盟經濟共同體預定在這一年掛牌成立。有了由東盟主導協商達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相背書,無疑是錦上添花,成為亞太經濟發展的空前盛事。對東盟10+6啟動後,將能減低東亞對歐美傳統出口市場的依賴,提振亞洲發展中國家間貿易投資,進一步將全球經濟重心移轉到亞洲,當然為各方所期盼。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