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自陷牆角 攻敘將得不償失
2013-09-01 11:44:0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國務卿柯瑞3 0 日發表演說, 詳盡解釋美國為什麼不得不採取軍事行動,以懲罰敘利亞阿塞德政權使用化學武器攻擊反抗軍,踐踏了行之有年的國際間禁用化武的規範。柯瑞強調,阿塞德政府跨越歐巴馬總統畫定的「紅線」,而美國如視若無睹,將傷害美國信譽,對未來世界秩序會造成無窮遺患。
柯瑞的解釋是否能說服國內外日益增高的質疑美國動武聲浪,仍不得而知。柯瑞說,美國握有充分可靠證據,21日發生在大馬士革東邊的化學武器攻擊,造成近1500人痛苦死亡,其中400多名為兒童,的確是敘利亞政府軍所為,證據包括截獲的敘軍通話,指示如何掩蓋證據。
美國近十年經過兩場師勞兵疲、戰勝無功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人心普遍厭戰。歐巴馬不願再介入另一場中東戰爭立場相當堅定。面對兩年來越來越慘烈的敘利亞內戰,他始終設法迴避。去年底,他畫出使用化學武器的「紅線」,本來是一種預防和警告,也是避免再度捲入他國內政旋渦的藉口。但事實上,阿塞德政府軍已少量使用過十幾次化武,歐巴馬都裝聾作啞,以證據不明為由,不予理會。但這次死亡人數太多,實在瞞不過去,才被迫表態。很多人認為,歐巴馬既然從頭到尾根本不想介入,當初就不應亂畫「紅線」,變自縛手腳,挖個坑往裡頭跳。
歐巴馬的尷尬處境,更因最鐵桿的盟友英國都不支持而更突顯。英國國會周四通過,反對首相卡麥隆配合美軍行動,雖然對內閣決策不具約束力,但卡麥隆表示,他不能反對國會多數意見,立即知會美國。英國下院反對首相重大提議非常罕見,而以英美之間的歷史親密關係,英國居然不支持,必然會讓美國反對動武的民意更增強。英國人的國際政治經驗豐富,是最滑頭而老到的國際玩家,英國民意轉變,不僅是十年前布萊爾支持布希打伊拉克戰爭的後遺症,更是西方反對軍事介入,孤立主義心態興起的重大趨勢和標記。美國兩黨對藉敘利亞跨越「紅線」而介入其內戰,都有強大的反對聲音。
使用化學武器並不構成違反國際法,歐巴馬只能說敘利亞使用化武,破壞國際「規範」。而美國反對使用化武的歷史並不一貫。例如1980年代伊拉克、伊朗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海珊在戰事不利時使用化武,美國等西方國家視若無睹。後來海珊又對北方庫德族村落化武攻擊,造成5 0 0 0平民死亡,美國也沒有吭聲。如果以人道而論,敘利亞內戰已造成10萬人喪生,歐巴馬不介入,這次化武死亡人數1500,為什麼美國就非介入不可呢?
根據國際法,任何國家對其他國家動武,只有得到安理會表決通過,才是符合國際法的合法戰爭行為。美國目前在重要國家中,只取得法國、澳洲、土耳其等少數國家支持,阿拉伯聯盟不支持美軍動武,雖然它也譴責敘利亞動用化武;北約組織也發表不支持美軍動武聲明,美國比起十年前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國際參與國」更少。反對國家中,除了俄羅斯、伊朗有實質傷害美國能力,而中國和其他新興大國都明確表態反對武力解決。
聯合國調查敘利亞化武小組周六將離開敘利亞,這個小組只負責調查化武被使用狀況,並不負責指明是何方使用,且報告要等很長時間才出爐。美國動武則如箭在弦上,不能不發,或許只等聯合國小組一離開,即發動攻擊。但估計歐巴馬此舉,國內外都得不到太多支持,這位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統,如今卻要發動新戰爭,或許自己也感到窩囊。
更重要的是,發動對敘利亞有限的懲罰攻擊,既不能推翻阿塞德政權,因為阿塞德政府如倒台,敘利亞內戰可能迅速蔓延成整個中東地區的戰亂,阿塞德的盟友「真主黨」可能進攻以色列,伊朗也可能支援敘利亞,波斯灣國家將被捲入衝突;美國的攻擊也缺乏戰略意義,只為保護美國制訂的「紅線」面子和尊嚴,這將是最勉強、又最沒有效果的介入。美國的國際信譽不會因此增強,反而更被看破手腳,再度被國際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