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促成汽車產業更上層樓

2013-09-15 19:04:1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設在巴黎的「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說,泰國受到若干日本和美國汽車大廠青睞,多年輸入技術、挹注資金;加上本年力爭上游,現已崛起為全世界成長最快的汽車生產中心之一。泰國去(2010)年汽車年產量較上一年躍增70%、出口約100萬輛,國內銷售同步攀升,成就可觀。汽車產業且續因勢利導,紛在泰國砸錢擴建新廠,在混沌的國際經濟情況下再求突破。國際間對泰國汽車產業的不吝讚譽,對多年成長過程中克服過種種困難的汽車產業,有如錦上添花。相信政府和業者必將克盡全力,為更上層樓而籌謀盡策,爭取更加煇煌的榮譽。

在一般人士的印象中,泰國是亞洲的農業國家,以產銷稻米穩居世界首席多年,工業基礎並不強。但是隨著亞洲崛起態勢趨於明顯,國際汽車業資金和技術紛朝外移開拓市場,並避免集中某一特定環境的情況下。泰國得風氣之先,於新世紀來臨前後的一段期間,由政府當局卯足全力,以培植汽車產業為發展的主要重點。將本身所具備的優勢條件,向美、日汽車公司推介,並趁重要國際會議如「亞太經濟合作會(APEC)」等,在泰國召開之際積極遊說,邁出開設汽車基地的步伐,得到了國際公司的青睞,當時執政者的勇於嘗試和遠見,是有貢獻的。

日本企業以資金技術投進泰國,2002年是其中高潮之一,泰國投資委員會統計當年7月之前,日商投資成長同比達65%。而泰國對日商的魅力,最明顯反映在汽車業上,五十鈴汽車公司這一年率先宣布把小卡車製造工廠由日遷泰,接著有豐田公司跟進。本田公司則宣布次年將新的微型房車移泰生產,三菱亦公布了在泰國開發新車款計畫。加上美國福特結合馬自達在泰的新投資,連串建成工廠,乃使泰國儼然成為亞洲最重要的汽車製造市場,日系車種的積極經營,成就了泰國的穩固地位。

泰國政府當局開誠迎接日本汽車業,使日商來投資,有充分優先地位。勞工充足且配合度高、稅率優惠、土地廣闊,還有可預見的內銷市場。尤其讓日本人看重的是,每遇到生產過程的困厄災難,泰方的防備救助總居於最先。以2010年和2011年的接連大雨,帶來澇災沉重,但日廠所獲損失補償,其快速優渥可謂無以復加。當局還制定可提振信心的基建政策、實施可促成成長的改革,乃使日車廠不僅打消撤遷念頭,還做了更新加強的措施。雙方的積極行動,重振了日系車在南洋的地位。

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報出泰國2012年汽車產量達248萬輛、出口衝上100萬輛,躍居於東南亞首席。這項非比尋常的成就,當然足以使政府和民間感到光彩,令人振奮。但是泰國汽車產業界的鴻圖,似還不止於此。早在2010年6月間,相關方面就透過媒體,表示泰國汽車的產能,預估到2014年可達到295萬輛。屆時泰國將能成為世界前10位汽車生產國家之一,雄心壯志,甚是可嘉。但不幸預估發表後不久,泰國就發生了重大澇災,而國際經貿環境,亦無復甦苗頭,外界頗以泰國能否如期躋進前10大產車國為慮。現據國際組織所陳述數字,泰國車輛產能竟然有望達到預估數,所謂「眾志成城」,泰國汽車產業的旺盛企圖心,真是可圈可點。

國際機構對泰國汽車產業,也不諱言尚有若干問題待解決。事實擺在眼前,各階層人力資源之不足,就是泰國汽車產業經營上的一大困擾。政府的政策務必要向培育更多相關人士傾斜。生產本業固然要增添有事業基礎的人力加入,其餘與車輛交通產業有關的人員,包括研發、物流、零組件、市場等,都不容缺少。以往泰國汽車在逆勢中經營,外來的、內部的擁擠力量相當大。但卻沒有明顯影響到事業成長,乃是不幸中的大幸,也是各方能共體時艱的證明。希望這種表現能夠延續,使泰國汽車產業有永續發展的環境和基礎。
 

关键词:全力促成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