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風暴 看台灣何去何從?
2013-09-24 10:42:0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馬王風暴弄得社會昏暗不堪,一個單純國民黨內部黨紀問題卻被操作成社會問題,甚至擴大成為國家事件。台灣司法到今天還不能維護自我尊嚴的獨立,台灣還能稱是民主國家嗎?連立法院的手還能伸入司法機構,台灣豈有不亂之理。台灣過去的光輝是怎樣建立的?今天的亂象為什麼會形成?明天又將往何處去?如司法權不正、立法權無度、行政權不張、監察權不行、考試權不立,台灣前途又將何在?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政治家、軍事家曾國藩曾經講過一句話:「社會大亂之前,必有三前兆:1‧無論何事,均黑白不分。2‧善良的人,越來越謙虛客氣;無用之人,越來越猖狂胡為。3‧問題到了嚴重的程度之後,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認,莫名其妙地虛應一番。」今天台灣馬王事件,已經接近這個景象了。
柯、王的「司法關說」行為怎會被擴大說為「政爭」?事件起源於特偵組監聽「柯建銘」事件,意外發現關係人是「立法院長王金平」,而王金平也確實打電話給法務部長及特偵組,也得到回應,「司法關說」結構完整。特偵組總檢察長感到有關國體事情重大,向馬總統報告。馬總統身兼執政黨主席,王金平是執政黨的立法院長,事關黨格及黨譽,所以在黨內召開考紀會議,以嚴重違反黨紀,撤銷黨籍處分。這是國民黨內部事情,王金平不服未向考紀會抗告,卻到法院「告洋狀」,王金平還是黨員嗎?目中有黨嗎?
馬英九治國能力與王金平社會人際關係,完全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碼事。馬總統的「廉與正」應該是經得起考驗的,再細想馬英九有沒有替立法院背「黑鍋」?國民黨雖說在立法院席位是過半,但執政當局力推重要法案、政策,無法在立法院順利通過,那國民黨的行政效果如何呈現出來?行政效果的不張,社會完全怪罪到行政單位,馬英九的民調不低也難。難道立法委員們的作業文化能全部攤放在陽光下嗎?「朝野協商」的黑箱作業是否是受人質疑的「分贓作業」?有無立法委員替業者或人頭關說政府工程,其中有無「賄絡」事件?這些使行政單位背了多少黑鍋。想一想一位立法委員的選舉要花費要多少?立法委員的待遇是多少?他們都是慈善家嗎?過去罵以前的老委員是「老賊」,現在的立法委員是甚麼呢?
馬英九的治國能力受人質疑,但馬英九真的一無是處嗎?國際經濟蕭條不振,台灣的股市還算可以,馬英九說要使股市超越8,000點,這是市場指標,馬政府做到了。兩岸關係達到空前的安定與發展,卻有人說馬英九「賣台」,請問他賣了台灣甚麼?台灣企業不往大陸去發展,有發展空間嗎?馬英九應該下令「企業不准西進」嗎?想一想台灣企業自己要的是甚麼?又為什麼此時只聽到謾罵馬英九的聲音?
社會已經把馬英九打成是「心狠手辣、無情無義」的人,一味的轉移焦點的同情弱者,「正義、法理」全然不顧。禍源「柯王關說」完全沒人提及,反而指王金平出國嫁女兒,馬英九不近人情也不給祝賀、觸人楣頭,還撤除他的黨籍。更奇怪的是在野黨竟出來主持正義,要行政院長向王金平院長道歉、下台,要裁撤特偵組,這是台灣的「正義之聲」及「人情味」嗎?
馬總統蒼老了那麼多,他根本沒閒過,還得罪了大半個天下人,所做的事沒被欣賞,無處不被消遣,為什麼?因為台灣問題是體的問題,不只是點的問題,立法院是問題較多,其他單位問題也沒少。事在人為,成事要靠團隊、要人際關係,要正義也要助力。青年人的動力需要用,中年人的經驗也需要聽、前者的智慧更需要領悟,打拼的心要有、飲水思源的心更不能缺,翻山越嶺有路還需要橋。沒有正義、沒有公理,缺感恩的心的社會無安寧日。
一位新聞老人也是資深的外交官陸以正先生的一句話,能點出馬、王的特質,他說:「你們希望將來政府裡,都是王金平和柯建銘之輩,還是馬英九和黃世銘一樣,有操守,講原則的公僕?」台灣的前途還是要決定在台灣人民的手中,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