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收入增加 反對取消典押
2013-09-27 09:44:2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商會大學就稻穀典押計畫對農民展開調查,農民強調要求政府繼續實施計畫,如果計畫對大米出口有影響,建議政府採取措施對出口經營商加以扶持,但如果政府決定取消計畫,農民將馬上出來請願。
商會大學經濟商業預測中心負責人吞納瓦表示,中心於本月2至14日在全國抽樣農民1228人瞭解對政府稻穀典押計畫的滿意度,結果63.7%的農民認為計畫切實帶來了收入增加。將政府實施稻穀典押計畫兩年與之前未實施計畫的情況進行比較,多數農民反映得到經濟收益,使得擁有的資產增加,包括住所、汽車、摩托車、自己擁有的土地、有錢增加消費、有錢維修住所、有餘款儲蓄和供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等。
不過,農民也反映政府計畫也使得稻米種植生產成本跟隨計畫收購價水平上漲,尤其是參與計畫的土地的租金加價。因此,農民對政府要將計畫收購稻穀價格降至每噸1萬3000銖,以及限定每戶收益不超過30萬銖的措施,接受程度也僅為中等水平。但是,同時農民也承認計畫確實帶來幫助,要求政府繼續推行計畫。
調查發現,不支持取消計畫的農民有35.2%,有22.8%農民同意取消計畫,但前提是大米市場價格要提高。如果政府取消計畫,並讓大米價格隨市場槓桿調節,有40.9%農民表示要出來抗議請願,要求政府繼續實施計畫,還有部分農民表示可以按大米價格可以按市場浮動,前提必須是政府要讓大米生產成本降低。
據研究報告顯示,目前農民平均負債為26萬4825.6銖,但參與政府稻穀典押計畫後,增加收入14萬4003.9銖。其中政府的多季稻典押計畫,讓農民比沒有典押計畫前增加收入4萬8795.26銖;而政府的年產季稻典押計畫,讓農民的收入達18萬1685.4銖,即比沒有典押計畫前增加收入6萬7834.58銖。
假設參與計畫的農民有200萬戶,則每戶平均增加收入5萬銖,合計增加收入款項不少於1000億銖,農民這些收入可以拉動國家經濟增長。
中心還對135家大米出口經營商展開調查,發現多數經營商認為,政府的稻穀典押計畫讓大米出口變差,希望政府取消計畫,或者在兩年內逐步退出典押措施。但70.6%經營商認為要最好取消計畫,因計畫對國家不利,政府計畫收購定價過高使得泰國大米無法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