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續關閉 民主癱瘓肇憲政危機
2013-10-04 10:18:3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聯邦政府關閉,朝野協商無功而返,僵局持續,政府關閉可能持續很久。人民強烈不滿,對華府政治惡鬥的惡感加深,對兩黨當權派更不信任。參院民主黨領袖雷德自嘲,「美國政治運作就像我們最看不起的中美洲香蕉共和國一樣了。」
話雖如此,僵局還是無解。民主政治劣化,共和黨被激進的茶黨綁架,進而綁架預算、綁架人民,以作為反對「歐記健保」籌碼,只有靠人民的選票來裁判;弔詭的是,這批反歐記健保最力的議員,就是因為怕對民主黨妥協、示弱而落選,他們也被激進的茶黨選民綁架了。
美國是世界最早有成文憲法的憲政國家,憲法規定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互相制衡。美國政黨政治應最熟悉民主「服從多數,尊重少數」的基本原則。「歐記健保」法案國會兩院多數通過,總統簽署都兩年了,去年官司打到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合憲。按理說,應該依法實施才是。
可是現在共和黨茶黨少數人造反,不肯認輸,不理眾院議長貝納苦勸,執意在預算案附加歐記健保延緩一年實施條款。按照歐巴馬說法,其行徑如同強盜劫持人質,不同意就讓政府關門。貝納只要不聽少數茶黨要求,議長職位立刻不保。他只有屈從,這個議長也真夠窩囊。
更有甚者,即將到來的10月17日提高債限法案如無法通過,可能再爆發五年前李曼兄弟公司破產、引起全球金融海嘯和經濟大衰退的危機。
美國民主政治何以墮落成「香蕉共和國」的悲慘狀況?民主政治不是永久自然就健康的。它會退化,也會不時陷入政黨惡鬥、脫離現實、癱瘓無力。美國僵化的政治結構已累積太多問題。議員選區每十年重畫一次,但畫得奇形怪狀,以保障現任議員連選連勝。2010年共和黨在多數州的州議會選舉獲勝,掌握畫分選區大權,畫選區脫離現實,唯一目的就是保障共和黨眾院多數席次。本屆共和黨的安全席次有183席,比民主黨136席次多出47席,民主黨不可能推翻現狀。畫入共和黨選區的純白人選民愈來愈多,與美國現實上外來移民愈來愈多、混合族裔選區日益增多恰好背道而馳。
共和黨選區的議員不必太考慮少數族裔需要,他們照顧愈來愈少的白人民意。共和黨議員只要贏得初選勝利,即可順利上壘。他們只害怕比他們更為保守極端的茶黨候選人挑戰。茶黨選出的幾十位議員自認代表真正沉默大多數民意,自信代表正義,義無反顧反對共和黨當權派。他們不在乎領袖不讓他們加入重要委員會,不畏他們帶回去給選民的牛肉有多少,更不怕黨鞭處罰。
前幾年國會通過決議,取消議員肉桶法案預算分贓,更使國會領袖們缺乏引誘議員服從的籌碼。議會領袖既無法給後排新進議員好處,又不能處罰他們,難以維繫傳統議會的秩序權威。何況兩黨議員們幾乎互不往來。總統和不同黨議員領袖私交甚篤的故事,80年代雷根和奧尼爾交情已如絕響,兩黨議員間的友誼橋樑斷光了,間接導致今天的僵局。
成熟的民主政治不光要遵守硬體法律條文,更需要靠深厚妥協交易的軟體文化支撐。專家指出,美國民主政治幾十年會出軌一次,不再尊重中間路線,或走極端偏左,或走極端偏右。1960年代是左傾極端派向民主黨當權派發難,越戰造成極左派喪失民主黨領導權威。民主黨內的民主學生會有如今天共和黨內的茶黨,極端派不惜大鬧芝加哥提名大會,拱手讓共和黨奪回政權,除了卡特當選總統的特例外,民主黨連續輸掉總統選舉,直到柯林頓走回中間路線才扳回頹勢。
今天同樣的情形出現共和黨身上。也許共和黨非要再大輸幾次,溫和派才能贏得極端派以意識形態無限上綱的戰爭。政治上瘋狂總有疲乏的一天,不到黃河心不死,不到撞牆不回頭,中國的文革就是例子。從這個角度看,民主體制和極權體制的本質,好像沒有太多不同,這嚴重傷害了民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