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觀光渡輪管理讓客人安心來遊

2013-11-09 11:00:0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旅遊勝地芭堤雅到附近離島「閣蘭(Koh Larn)」的一艘觀光渡輪,日前在滿載客人行駛時突告沉沒海中。據警方初步報告,該雙層渡輪搭乘約150-200位國內、國際客人,失事造成7人死亡、18人受傷,餘則落水後獲救。本是一次興趣盎然的旅遊行程,卻在飽受震驚、威脅下狼狽收場,成為絕對難以彌補的憾事。外界期盼處理善後的相關各方面,能以非常誠摯的態度,做好卹死救傷和撫慰受驚嚇觀光客的工作。並在適當時間公布全部經過,主管官署尤其要嚴加督導、厘清責任、制定後續經營法則,挽回意外事故對泰國旅遊事業聲名所造成的損害。
 
芭堤雅是國際知名的景點,離島閣蘭的特殊名聲尤其能吸引到許多來客,因此生涯鼎盛,慕名者絡繹於途。但是這次意外事件卻令外界感到不解,何以如此興旺的旅遊地區,海上渡輪安全水準竟這樣鬆散。據在現場的目擊者說,行駛中滿載乘客的旅遊渡船,在數分鐘間就沉下水底。乘客部分穿著救生衣,部分卻連最起碼的安全裝備都沒有。更荒唐的是,到各方救援船舶趕到現場,肇事的船長竟逃逸不在。海上行船管理偏差到如此程度,豈能不發生事端,又何能避免乘客枉死。
 
泰國是國際知名的旅遊大國,2012年到泰國觀光遊覽的客人達到2,200萬人,旅遊業者對於發展前途更是充滿信心。雖然單是交通安全就時生事故,各類旅遊載具普遍缺乏維修保養、部分則老舊不堪仍在使用。但有關方面對於權責範圍的工作,並不認真執行,一般只重視外界出團的數量,旅客到泰國遊覽的消費額度,其餘事項則有如事不關己。而且縱然旅遊交通安全問題明顯存在,對客源影響似乎不大,難怪業者如有老神在在。不過疏忽安全只顧攬客盈利,國際雖可能無法可管,卻是草菅人命的行為,難謂沒有報應,或久而久之,終為現實所淘汰。
 
無論如何,時代是進步的,環境是要改善的,更重要的是泰國還得力爭上游,達到一定程度的位階,旅遊大國的聲名才能保得住。不久前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等國際機構召開第7屆會議,同時舉辦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連串盛會使旅遊業要角出齊,佳賓雲集,發言盈庭,表現了舉足輕重的駕勢。其所給予外界的印象是,從專業立場,強調旅遊在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尤其是發展中和新興國家,能以旅遊業的內在活力,推進多元化、高產值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這項論點的啟發性強,在現階段更足以振奮人心,旅遊業不宜充耳不聞。
 
因此,外在的激勵,泰國旅遊業的作為,正是相互參證的關鍵因素。國際旅遊組織對世界旅遊業的期許和認定其所能發揮的作用,是肯定且偏高的。而泰國旅遊業的表現,雖說不失其活力與貢獻,卻明顯的存在著因陋就簡、得過且過的缺失。縱然仍有其立足點或甚至還有可向前推動的空間,不過在面對國際競爭、與旅遊現代化要求方面,是不具永續發展能力的。或者有人願為這是「土法鍊鋼」或泰式功力的成就聲辯,強調到泰國旅遊「你只要帶著錢來,就這麼簡單」,其觀念應有商榷餘地,業者切莫過度簡化了旅遊的內涵和精神。
 
在芭堤雅海域渡輪失事後的第2天,芭堤雅主要碼頭上,一切照常進行。另從他處抽調來的雙層木造觀光輪渡,由船上工作人員操作準備載客,按原路線前往離島。一位參與當地海上旅遊業工作的人士曾慨乎言之,「船老舊且未經維護,經常超載不計人數,出航就危機四伏。」以當今形勢,這番場景和旅遊業展開的行銷活動可能還將維持一段時期。畢竟泰國觀光業發展的途徑具有其特色,而在動盪環境中,無人能敢於輕易做改變。否則萬一蒙受損失,或達不到既定的目標,同樣會備受指摘。
 
不過旅客「快樂出門、平安回家」的觀念是合情合理的。旅遊業應以同理心,做好應做的維護快樂、平安工作,我們期待就以改善觀光渡輪措施為契機,讓各地觀光客放心來遊覽。
 
关键词:做好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