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趨緩 和平尚待努力
2013-11-25 12:39:1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伊朗與英國、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及美國6大強權談判4天後,終於達成協議,伊朗同意6個月內停止濃度高於5%的濃縮作業。6強則承諾放寬對伊朗之經濟制裁,這一協議讓中東緊張局勢,突然間緩和下來。
中東被公認為戰爭火藥桶,隨時隨地會因某一導火線而爆發戰火,給世界和平帶來巨大的破壞。但除了昨天6國與伊朗達成核子協議外,近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中東戰爭危機其實也出現和緩的趨勢,令人不禁生和平並非絕望的期待,但和平的到來仍待相關各國持續努力。
其一是,英國於本月11日宣布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任命外交部伊朗科科長夏瑪出任非常駐伊朗代辦。
雖然,伊朗宗教革命後,常發生群眾對外國使館騷擾行為,但英國一直維持與伊朗的正常外交,直到兩年前一群盡失理智的群眾闖入德黑蘭英使館搗亂,兩國才宣告斷交。
英伊復交,應歸功於伊朗新上任總統羅哈尼,他是主張行使溫和政策,與各國恢復邦交。現在成績單擺了出來,首先復交的是英國,預估美國等其他國家也將接著跟進。
昨天伊朗與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及德國舉行的核談判終於有了結果。伊朗總統羅哈尼一再重申不放棄核子權利,那就是說,還要繼續提鍊濃縮鈾。但他曾一再向外界表示,伊朗教主哈米尼,也是反對要造核武的,因為那違反伊斯蘭教義,但他們堅持發展核子技術,那是用於工業,不是用於戰爭。吾人期盼哈米尼和羅哈尼說到做到,為伊朗前途和中東和平盡最大努力。
中東的另一個火藥桶是敘利亞,目前內戰仍在進行,時打時停,民命如芻狗。英美主張敘利亞問題應以總統阿塞德下台為談判的先決條件,因阿塞德已犯下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之罪,但阿塞德矢言未用化學武器。而美要對阿塞德用武的政策,卻遭到俄羅斯總統普亭之極力反對,加上歐巴馬面對美國國內經濟情況不佳,和國會兩黨的劇烈鬥爭,也不容許他對敘利亞發動戰爭。結果是各強國同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戰爭的打算暫且擱下,這使普亭頓時被稱為目前世界最具有權力的第一號人物。
中東還有兩個火藥桶,一個在埃及,由穆斯林兄弟會擁為總統的穆希遭軍人政變被囚,民間反對的力量不斷增長,愈來愈大。美國處在兩者之間,不知支持那一方才對。
另一個火藥桶是巴以之爭,以色列一直是反對巴勒斯坦在以巴和約未簽之前逕自建國。美國固然向來是支持以色列的,但歐巴馬總統並沒有力挺以色列現任的鷹派總統內唐亞胡。
內唐亞胡一直反對巴勒斯坦建國,認為必須在以巴和談成功,和約簽署之後,巴勒斯坦人才能建立以色列所承認的「國家」。但比利時外交部長雷恩德斯訪問約旦期間,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會晤,舉行雙邊會談,並在會中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巴勒斯坦駐比利時的「外交代表團」改為「使節團」。並於本月9日宣布,比利時承認巴勒斯坦國,並把其「代表團」升格為「使節團」,這反映了比利時和歐洲「支持以巴兩國方案」的承諾,是中東和平實質進展的表現,由此觀之,若大家都能理性處理問題,中東是大藥桶之言或將能夠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