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勇德俱全 曼德拉無愧世紀偉人

2013-12-07 12:49:2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被尊為「南非國父」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6日逝世,享年95歲。這位反種族隔離的人權鬥士,一生充滿坎坷和傳奇,既是白人統治者的27年階下囚,後來當選南非首位黑人總統,從囚犯至總統,成為舉世推崇的偉人。但他得勢後並未清算施加迫害的白人,反而提倡「黑白和解共生」。他眼光遠大、見解卓越,為人卻平實平凡,參與反抗種族隔離制度義無反顧,勝利後對敵人寬大慈悲,履行人類生而平等的信念,閃耀著人性光輝;他的名言更處處彰顯睿智和洞察力。無怪乎他臥病時舉世關切,如今溘然長逝,世人給他聖人、英雄等封號,儼然集大智、大仁、大勇於一身,遺留給世人的風範和啟示,可與印度「聖雄」甘地相媲美。 
 
曼德拉擔任總統任內雖有崇隆權力,政績似乎並不顯赫,他的太太溫妮生活不檢點、豪奢成風,是他畢生一大遺憾。南非對世局和地緣政治的影響力雖未因他而擴大,但曼德拉仍被推崇為當代最偉大閃耀的領袖,同一世代各國元首無人能及。何以有這樣的評價和力量? 
 
重點或在其內在精神和發乎行動表現的內外一體,追求人類平等的人權主張,煥發的影響力跨越國界、種族和時空。在他努力下,不但解放了南非境內9大黑人部族,與白人平起平坐,其信念對當今各國種族衝突、不同國家和民族相處,同樣提供了啟發,神似中國古代理念「世界大同」的境界。他是偉大的理念傳播者兼實踐者,影響可與印度「聖雄」甘地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非暴力公民不合作」運動媲美。 
 
其次,曼德拉不矯揉做作,這位人權運動者,一生近三分之一黃金時光犧牲在監牢中,但悲天憫人和「兼愛」白人的胸懷未變。他用生命與白人當政者抗爭,27年監禁,每日單獨關押23小時,不能與外界通信、接見,每天只有上下午各半小時「放風」,完全與外界隔離,身體和精神承受常人所不能忍的折磨痛楚。但他出獄並當選總統,卻與釋放他並宣布解嚴、廢除人口登錄法等連串種族歧視法律的前任白人總統戴克拉克合作,因此共獲諾貝爾和平獎,後者且擔任他的第二副總統。 
 
曼德拉掌大權後並未清算白人或倡議黑人主權至上,他與白人攜手建立南非民主體制,共建南非。他不貪戀權力,以當時他的國際和國內聲望,僅出任總統五年即宣布退隱,讓賢給其他部族人競選,分享權力。與當今政治人物攫取和戀棧權力,或言行不一的表演政治相較,曼德拉真切流露平凡中的偉大。 
 
他的主張超越黑人本位、超越南非本國,許多名言都顯示他的大智大勇,譬如:「我已把自己獻給非洲人民的奮鬥事業。我反抗白人專制,我也反抗黑人專制。我抱著民主和自由社會的理想,希望大家在這樣的社會裡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享有平等機會」。「如果需要,我願為這個理想而犧牲生命」。 
 
他說,「在那漫長而孤獨的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一種對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我夢見,非洲各國領導人齊心協力共同解決非洲的種種問題,實現非洲統一」,「我嚮往一個內部和平的非洲」。「自由不僅意味著擺脫自身的枷鎖,還意味著以一種尊重並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教育是最強有力武器,你能用它來改變世界」。「有建設美好南非的夢想,就有通向夢想的道路,善良和寬恕就是其中的兩條大道。」這是何等悲天憫人與推己及人的慈善襟懷,不難體會他的視野和遠見,善良和寬恕。 
 
華人不應忽略曼德拉對海峽兩岸中國人的情誼。他1992年未當選總統前即訪問中國大陸,當時南非與中華民國還有邦交,台灣每年提供8000萬美元援助南非,但南非與中國建交已在醞釀。考慮及對中華民國的道義,他希望北京同意南非與中國建交的同時,能在台北設辦事處。台北甚至期待南非能率先突破國際間對兩岸的「雙重承認」,曼德拉也想扮調解勸和角色。但當時情勢不許可,曼德拉拖延至1996年11月底宣布,自1998年元旦起與中國大陸建交,讓台灣有調適時間。足見他是兩岸華人的敦厚友人,或可作為我們懷念他的另一註腳。
 
关键词:智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