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危機已成中國環保「恐怖分子」

2013-12-10 13:40:3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當國際社會還在為中國設定東海防空識別區爭論不休之際,霧霾已席捲中國大半個江山,104座城市「重度淪陷」霧霾中,包括北京、上海等重要政治、經濟中心,及一直被譽為「好山好水好風光」的福州,不少城市發出紅色預警。面對氣勢洶洶的霧霾侵襲,中國各地採取高速公路封路、機場停擺、學校停課、工地停工等緊急措施,而因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療的人數急劇增加。這場氣勢洶洶的霧霾,已壓過習近平是否要打「周老虎」的政治霧霾,成為大陸民眾街談巷議頭等關心的大事,並嚴重影響中國人民日常生活。有些網民疾呼,情願要求當局停止登月計畫,也要全面治理好霧霾危機。
 
中國人曾十分自豪,因為美國太空總署曾公布一張照片,從太空中可看到中國古代的偉大建築萬里長城。日前,美國海洋大氣總署發布另一張太空俯瞰地球的照片,可明確看到霧霾籠罩北京和東北的嚴重程度。海內外顯然都看到,如果霧霾危機蔓延不絕,實現中國夢的道路就霧障重重,因為「美麗中國」也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證明,霧霾危機已成中國環境保護的「恐怖分子」,它隨時可襲擊籠罩中國每一座城市,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民健康災難。從這波霧霾危機的產生原因看,不利氣象條件是造成汙染物持續累積,加上近地面靜穩天氣影響,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都是重要的外在原因;而中國大城市廢氣排放、冬季燃煤供暖、農民焚燒秸稈等,都是人為汙染重要元兇。
 
海內外公認,中國高度經濟發展,某種程度正是以犧牲環境來實現。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國家。要徹底治理霧霾,實現「低碳轉型」,當局首先須在發展思路上轉型,就是將鄧小平的「發展就是硬道理」轉變成「平衡發展才是硬道理」,讓全國上下認識到,犧牲環境、破壞後代子孫生活的自然資源,殺雞取卵不是真正的發展,也不可持續,全面遏制短視、以犧牲環境為前提的各類發展計畫,已成中國的當務之急。
 
事實上,中國74座主要城市,近半出現嚴重空氣污染,連西北、西南偏遠地區城市,也常處在霧霾中。官方數據指大陸5萬多條河流因過度利用,已消失2萬7000多條,剩餘河流大部分受污染。中國因環境破壞遭受的損失,等於國內生產總值的9%;人均壽命因此減少五年半。這樣的發展和繁榮,是大家想要的嗎?
 
官方未痛下決心重視環保,僅重視GDP數字漂亮,或屬中央和地方的通病。缺乏環保決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譬如城市車輛限制政策,30年來,城市車輛越限越多,北京單號、雙號隔日出行政策,竟然導致用車家庭擁有更多汽車,環保總體思路不積極認真,未從強化大眾捷運建設等「治本」著手,缺乏嚴格法制,環保對公營企業和特權「放水」,已成制度「腫瘤」,無法割除,中國環保問題就難搞好。
 
其次,開放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環保,給予媒體充分「報導自由」,並建立舉報嘉獎機制,亦屬配套必需有的政策。過去媒體和民眾對環保問題的報導或抗議,常被視為「擾亂社會,顛覆國家」而受到壓制報復,無異助長破壞環境氣燄,讓污染者有恃無恐,情況須立刻糾正和改變。
 
中國發展速度太快,導致發展和環保兩者間嚴重失衡,國內外都已公認。但甫結束的中共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公布60項改革重點,有關「生態文明」雖有四項決定,但都屬空洞宣示,既未說明事態實情,又未列舉詳細對策,更缺乏欲達成的目標,似見當局對環保和發展孰先孰後的猶豫,無法割捨對成長的迷戀,環保只是敷衍和「裝飾」。
 
中國正傾全力邁向「富強大國」之林,但霧霾卻一年比一年嚴重,大城市灰頭土臉,成為國際取笑對象。如果民眾連呼吸新鮮空氣、看到陽光的機會都被剝奪,國家形象也「蒙塵」,這樣的「中國夢」就變成殘缺不全、不利民眾生命生活的虛幻。但願連串霧霾能點醒當局,修正和補救三中全會的《決定》,補全不完整的中國夢藍圖。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