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是毛、鄧加普亭、雷根綜合體?
2013-12-12 10:25:2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自習近平去年11月接掌中共總書記後,「解讀」習近平成為中外媒體和全球華人最感興趣話題之一。最近盛傳習近平果斷決策,拿下前中共中央常委周永康,消息尚未獲當局證實,但肅貪和破除「刑不上常委」舊規,受到左中右各派和海外普遍讚揚。有媒體引用美國智庫匿名消息說,習近平有普亭般的鐵腕、雷根般的勇氣,將帶領中國進入新紀元。
中外人士對習近平關注和好奇,是因中美兩大國交往,今後如何互動與塑造全球新格局,想從習的主政風格瞭解未來端倪。華人關心中國未來,想一窺習未來9年領導中國走向何方。而從歷史發展脈絡看,中國其實已走到十字路口,往後情勢如何變化,經濟、政治能否跨越門檻,找到新出路,不僅影響13億人福祉,更關係中美競爭或中國的富強之路。
或許中國領導人受外界關注的程度,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一則因中國崛起,其經貿、外交甚至軍事實力,逐漸滲入東亞、非洲地區和全球,領導中樞動向格外受關注。中共體制自毛澤東、鄧小平後,本已從強人領導轉為集體領導,江澤民、胡錦濤皆如此,所謂「9人(常委)總統制」在習近平上位後,如今似走回「集權一人制」,設置國安會、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都是明顯訊號。這些趨勢加深外界對習近平的觀察興趣。
綜合來說,去年11月掌大權迄今,習近平留下許多左右派想捕捉揣摩的「軌跡圖」。他忽左忽右,既造訪毛澤東革命聖地西柏坡,言論常提毛澤東思想,又南巡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重大決定的深圳。他提倡反腐廉政,又主導發布黨內文件「7不講」、頌揚毛的「兩個務必」、推動「整風運動」讓幹部批評和自我批評,控制網路言論、抓捕網路大V等連串緊縮做法,外界揣測紛紜,致有「形左實右」「開左燈,向右轉」等讓人眼花撩亂的作為。直到18大三中全會上月公布《關於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明60項重大改革後,即使落實成果還未知,但習近平領導的新體制開始柳暗花明。
如今中國學界和公知普遍認同,習近平路線「經濟自由化」,加大市場經濟力道,深化鄧小平的經濟改革;但「政治集權化」,加緊社會控制,集中國家資源想把改革搞上去,就是趙紫陽秘書鮑彤說的,習近平在「以毛澤東的風格,走鄧小平的路線」,集毛鄧特色於一身。
最近,又有媒體引述不具名的華盛頓智庫消息說,中國雖面臨社會不穩的危險和經濟壓力,但習近平確實具備俄羅斯普亭般的鐵腕,以及美國前總統雷根的改革勇氣,相信習有能力帶領中國進入新紀元,中國平安著陸符合美國利益。
這番表白可信度幾何還有爭議,但美國副總統拜登日前訪中國,未要求北京撤銷東海防空識別區,還說不能為習近平添麻煩。研判應係掌握北京底線,短期內不再增設南海防空識別區,中美甚至有美國和日本「區別對待」的默契。難怪有傳聞指美方認為「習近平是值得信賴、可以打交道的對象」,對習近平都是「加分」。
毛澤東加鄧小平,加上普亭和雷根,集「革命先賢」和外國元首光環,「萬千寵愛加身」,普亭的國家主義,竭力欲恢復昔日俄羅斯榮光,其目標和習近平的富國強兵「中國夢」雷同;普亭強硬手段對付政敵,壓制反對勢力,習的身上也可見到身影。習感歎俄共執政74年,一夕間垮台解體,蘇共「竟無一男兒」,都說明習普之間惺惺相惜。
但類比雷根,「雷根經濟學」的確靠雷根的勇氣,但減少政府干預、權力還諸人民做法,恐非習近平或中共所想仿效。雷根普遍受民眾愛戴,無論個人魅力、卸任後聲望和逝世後受人民懷念,或許習近平都心嚮往之。
總結來說,時勢造英雄,習近平在關鍵時代掌握大權,民眾也期待英雄造時勢,添加給習許多光環重任,無非是更多期許。
他能否有匹配這些光環的識見、魄力和成績,成敗未必全繫於其一人。這些提法反映了中國今天複雜的情勢,外界既想看到中國因「強人改革」成功,利己利人,但又怕強人政治產生不可預知的結果,因此產生的矛盾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