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適可而止 大選不宜阻擋

2013-12-26 11:54:5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反對黨的示威遊行,造成泰國政情紊亂,迫使穎拉總理,宣布解散國會,靜待重辦選舉,選出新的國會,產生新政府。但反對黨的示威行動仍未停止,高喊「穎拉下台」,要阻撓大選,使民主政治失出常規,實在令人憂慮。
 
我們認為,泰國的民主發展,維持君主立憲政治政體,已屬不易,切不可因政爭,影響國家的發展與民主的前途,希望朝野以國為重,循憲政常規解決,息爭謀和,我們認為:示威適可而止,大選不宜阻擋,大家相忍謀求和解,回到民主政治發展的常態。
 
首先要認知的是反對黨要求「穎拉下台」,實際上,從宣布解散國會之日起,既已下台,現政府只是看守內閣,主要任務是籌辦下次大選,選舉下屆國會,產生新政府,這是民主政治的常規,在泰國行之有年,解散國會,籌辦選舉,先例很多,反對黨不可違憲,阻撓選舉,反而應該支持另辦大選。現在反對黨可行的路,是趕快回到基層,經營自己的選區,參加下次大選,如果多次示威遊行的訴求和政治主張,是民眾的聲音,是社會的共鳴,贏得大選的機率就高,如果對民主政治的信心不夠,一再死纏爛打,必然失去群眾的支持,這對反對黨的發展是極不利的。
 
其次,以目前的情勢,解散國會的穎拉總理,面對下次大選何去何從,面臨最難的抉擇。反對黨要求下台的聲音不絕,黨內勸進勢必也多,事實上穎拉已執政近3年,也為國家做了很多事,必然也有很多理想尚待實現,但以現實政治情勢來看,逆流而上阻力必大,所以要慎謀能斷,尋求解決之道,比如可以激流而退,由黨內精英參選,自己以黨魁之尊,掌握全局,用以化解反對黨的對立。這是需要大智慧決斷,非外界所能代籌。
 
第三、泰國的政爭頻仍,非今日始。穎拉執政的爭議,如果說來自乃兄塔信,應是事實。早年塔信以商業鉅子,投身政治,歷任外交部長、副總理,當年他親成立泰愛泰黨,參加大選,一舉以多數席次贏得執政,其氣勢之盛,為泰國政治史上所少見,又以諸多政策贏得民眾的支持,無奈他聯絡各小黨加盟,成為擁絕大多數席位的一黨獨大,權力集中,甚至一人獨斷,導致政治失衡而遭反對,引發政變,流亡海外,人雖在海外,黨內對他依賴一如往常,所以傳出塔信海外遙控泰國政局,多屆大選都獲勝,被稱為沒有塔信的塔信政權,成為引發政爭的主因。
 
第四,上次大選,以泰愛泰黨化身為泰黨,改由穎拉出馬,一舉獲勝,取得政權,多數輿論多認為是塔信的餘蔭,流行一句話:塔信的主張,由穎拉執行。雖有爭議和反對,但也曾順利上手,有過一段平靜的時期。這次反對黨的示威,原因很多,主因還是因塔信而引起,穎拉執政兩年後,塔信靜極思動,想要回國,這是反對黨極力反對的,在傳出穎拉對塔信回國暗作安排後,示威遊行因而擴大。平情而論,塔信對泰國政治發展,有階段性的貢獻,他執政期間的某些政策,深得窮人的心意,到目前為止,窮人對塔信仍十分敬重。但不容否認,塔信的時代已經過去,他不忘情政治的心,雖也可以理解,但現在再想干預政治,實在已失去時機,政治家要知所進退,滿足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萬不可強求。
 
最後,我們認為反對黨,決不宜阻撓大選,開民主倒車。最近又有人提出,請泰皇陛下任命國務院長,然而此舉違背君主立憲的民主政體,過去有人多次提出這樣的建議,泰皇陛下明確的訓示,請他任命總理是違憲行為。泰皇陛下提示:「總理來自民選是憲法明確的規定,大家要遵行憲法,使君主立憲的民主政體,能夠有效施行,皇上也不能違憲任命國務院長。」這是皇上英明的昭示 ,朝野都要遵行,使民主政治循常規發展,大家共享民主的果實。
 
关键词:示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