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拜鬼不已 戰爭陰魂不止

2013-12-28 11:03:4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和日本的政治領袖,巧合的在12月26日前往各自的「政治神廟」參拜。在毛澤東120歲冥誕日,習近平等7常委赴毛澤東紀念堂向毛的座像鞠躬敬禮。安倍晉三在他重新擔任首相滿一周年的日子,也去祭拜供奉包括東條英機等14名日本二戰甲級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中日兩國政府首腦不約而同參拜各自須為幾千萬人死亡負責的亡者,顯示後冷戰時代東亞國際和國內政治互動的特色。
 
中日政客們在回應國內政治挑戰時,往往訴諸想像中的歷史記憶。但歷史記憶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可能導致國際紛爭深化。在2014年即將來臨之際,中國、日本、南韓、北韓(朝鮮)國內不斷湧現激揚的民族主義情緒,挾雜各自的強軍強國夢,使政治觀察家似乎有重回100年前,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列強爭霸的情境;今天的東亞局勢確實有如一戰爆發前的歐洲。
 
日本拒絕反省侵略外國歷史,是中日、韓日民族難以化解仇恨的根本原因。安倍悍然採取最高姿態,親自參拜靖國神社,擺明要踩歷史痛腳上的敏感神經,他是患有右翼政治偏執狂的政客。他2006年9月至次年9月首次首相任內不敢參拜,事後再三表示遺憾,發誓再有機會上台,一定參拜靖國神社。為什麼安倍選擇此時參拜?日本政情專家認為,此時大概是他的最後機會。因為明年2月東京都知事選舉,4月上調消費稅,選舉結果和經濟動向預測,屆時他就沒有這麼好機會參拜了。
 
在安倍看來,反正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寸步不讓,南韓總統朴槿惠也咬住歷史問題不放,他再遷就都沒有用,乾脆就按照自己信念行事吧。最可怕的是按照日本憲法學者八木秀次分析:「這一時機是根據美國動向而作出判斷。安倍以為美國逐漸認同中日、韓日關係持續惡化,原因不在日本,而在中韓兩國。安倍確認美國想法已改變,才去參拜。」
 
安倍在修改和平憲法和恢復「正常國家」的道路上急行軍。他運用對外關係提高緊張,獲取國內支持的策略極為明顯。美國不願被安倍右翼政策綁架,副總統拜登訪問東亞三國時,特別勸說安倍在東亞安全問題上要克制,可是安倍反而聽成了美國同意其責任不在日本。這次參拜靖國神社,美國終於沉不住氣了,駐日大使館立即表示反對和失望,這是美國很不尋常的駁斥日本舉動。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說,歷史並不重複,但它經常押韻前行。今天的東亞有如19世紀末葉的歐洲大陸列強爭霸。東亞是世界經濟繁榮的關鍵,中國快速崛起,一如當年德國挑戰英國的霸權;今天的美國則有如昔日的英國,而今天的日本有如昔日的法國。日本是不甘心的衰退強權,中日世仇情緒很容易被挑起;而美日聯盟對付中國,和昔日英法協約對付德國類似。但今昔相比,亦有非常不同之處:中國沒有德皇威廉凱撒的擴張領土野心;而美國國防軍力不像當年英國海軍受到德國威脅一樣。
 
問題是,習近平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強國強軍的海洋強權夢,聽在美國和東亞鄰邦耳中,很難不引起「強國必霸」的歷史規律聯想。事實上,中國軍方一些鷹派主張,給人印象是他們很想有一試身手的機會。鷹派認為必須壓制住日本,不讓軍國主義復活。長期強硬對付日本是習近平手上的一張好牌,在東海與日本發生小規模的軍事磨擦,不無好處,正如毛澤東參加朝鮮戰爭、鄧小平發動懲罰越南自衛戰爭一樣。安倍的囂張右翼主張,正中中國下懷,喚醒國恥感,增強內部團結,對內壓制政治異議,緩和國內社會矛盾,更可藉此試探美國圍堵中國的底線。總之,安倍在日本、習近平在中國,都有利用敵國外患情勢,轉移強化國內支持度的好處。
 
如今東北亞局勢最令人憂心的,是中日韓三方都不再信任美國仍有一言九鼎的力量,能繼續扮演平衡者或仲裁者。他們或許認為歐巴馬總統優柔寡斷,美國國力疲軟,逐漸力不從心,中韓一定會密切觀察這次美國除了口頭說說之外,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會如何具體回應。中韓的強硬反彈,正是這種局勢和外交冷戰的必然發展。
 
关键词:安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