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蔓延 蝦產量年比銳減38.4%
2013-12-28 11:11:29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2013年泰國蝦產量遭受蝦類早期死亡綜合症(EMS)傳染蔓延影響,產量比2011年銳減54%。泰國冷凍食品協會與成品食品加工協會向漁業廳遞交文件,請求允許從國外每月進口2萬噸蝦,解決出口食品加工原料短缺問題。不過,泰國蝦養殖協會擔心短期解決問題的辦法會帶來長期後患,包括蝦傳染病傳入泰國,提議政府部門考慮允許進口3個月以試效果。
泰國蝦養殖協會會長頌薩透露,2013年蝦產量約為25萬噸,比2011年銳減54%,因為EMS蔓延導致蝦產品相關的加工行業受到波及。預期2014年蝦養殖將有所復甦,因有明確預防和杜絕蝦傳染病的方案,養殖農民也更有信心展開養殖生產。估計2014年養殖蝦產量約達30-32萬噸,比今年增長20%,出口蝦產品數量也將增長20%。
政府部門正在解決泰國向外國出口泰國蝦產品時遇到的市場壁壘問題,尤其是外國指責泰國養殖蝦業使用童工和奴役勞工問題。而出口方面,2013年泰國蝦出口情況即2013年蝦產量為17萬5731噸、總價值562億7400萬銖,與2012年同期相比,產量下跌38.40%、價值減少28.89%。估計至2013年底,泰國蝦出口數量可達20萬噸,仍在全球最大蝦出口國家三甲之列,而在2012年泰國蝦出口數量居世界首位。
頌薩表示,泰國成品食品加工協會和泰國冷凍食品加工協會已向漁業廳提出訴求,希望能批准每月進口2萬噸蝦,解決食品加工原料短缺困難。而養殖蝦協會擔心此操作可能隱含長期風險,即會將外國蝦傳染病傳入泰國。因此,養殖蝦協會也向漁業廳遞交文件,如果漁業廳同意從外國進口蝦原料,應選擇從無蝦傳染病的地區進口。如果從印尼進口,可能有IMNV蝦傳染病的風險,此種傳染病在過去3年中讓印尼蝦產量減少50%,風險系數極高。同時,該協會認為每月進口2萬噸蝦,其數量太大,因為明年泰國蝦產品的產量將有所增加,允許進口蝦的時間也應加以限制,應考慮將試行3個月。
對於泰國蝦加工產品向歐盟出口享受GSP最惠國關稅待遇,即從正常關稅20%減至7%的待遇延長1年,應該很有希望,因為與泰國享受相同減稅待遇的國家已獲得享受優惠關稅1年的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