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漁業法實施 南海緊張加劇

2014-01-13 10:51:1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宣布,根據「南海捕魚新規定」,今年元旦起外國漁船進入海南省管轄水域,應經中方批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薩琪9日表示,此舉是「挑釁」且可能造成「危險」的舉動,美方向中方表達關切。菲律賓外交部10日也發表聲明,此舉加劇地區緊張,讓南海局勢複雜化,要求中國說明。北京這項宣布不啻在南海地區投下一個震撼彈,影響非常深遠。
 
海南省人大2013年11月通過新漁業法,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外國漁船須獲得許可,才能進入海南省所轄海域作業。這項宣布立刻引起華府與馬尼拉強烈關切。針對美方批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0日在例行記者會意有所指地反擊說,中國30多年來,有關漁業法律法規一直正常實施,未引起過緊張。如果有人非要說對一部已實施多年的地方漁業法規作技術性修訂,會對整個地區和平穩定構成威脅,「那不是缺乏起碼常識,就是別有用心、居心叵測」。
 
華春瑩的說法刻意淡化中方對海南省海域捕魚作業的新規定,而將之說成是「地方漁業法規的技術性修訂」,也不認為會對該區的和平穩定構成威脅。顯然,針對美方所稱中方的宣布是「挑釁」與「危險」行為,她認為是小題大作,反而美方應避免在南海問題發出錯誤信號。她說,如果美方真心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就應尊重和支持有關國家透過直接對話談判,妥善解決問題的努力,就應恪守承諾,謹言慎行,為南海合作發揮建設性。
 
當然,美方這次立場並不特別強硬,主要是華府有多層次不同考量。首先,「海南省管轄水域」到底多大,美國並不確切明白,華府擔心中國宣布列管的海域面積過大,中國在漁業法做出的新技術性修訂,難免為原就不平靜的南海徒增紛擾。南海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中國主張的海域面積廣達200萬平方公里,占三分之二,且與台灣、菲律賓、越南等主張主權的海域重疊。
 
其次,由於中國這次宣布僅是針對進入海南省管轄水域的外國漁船,而不是針對外國所有船隻;因此,美國不可能像北京去年11月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一樣派遣B-52轟炸機,或派遣海軍軍艦前往南海水域,以行動表示抗議。
 
第三,美方質疑中方透過海南省通過的新漁業法,來規範其他國家的漁業活動,或許符合中方所謂「九段線」範圍內海域,但未提出任何國際法解釋或根據。更何況,中方堅持的「九段線」,美國、日本與部分東盟國家從未予以承認。因此,美方擔心未來南海各國不是群起效尤,就是南海主權與漁權爭端此起彼落,將永無寧日。
 
第四,美方與中方近年都主張,南海所有國家應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基礎上,簽署「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問題是,中方宣布依據「南海捕魚新規定」,元旦起外國漁船進入海南省管轄水域應經中方批准,也嚴重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精神,印證北京口雖說要推動「南海各方行為準則」,但心中卻不一定作此想。
 
第五,美國總統歐巴馬4、5月將訪問亞洲,華府可能無意在全球擺出一副過度強勢姿態,而寧可顯示彈性可退讓姿態。這從歐巴馬無意用兵敘利亞、推動六方會談,解決伊朗核武問題、促進以巴和談,雖反對東海ADIZ但僅點到為止、美先進巡洋艦閃避解放軍登陸艦以免衝撞,都可看出一斑。
 
然而,美方的退讓適足以凸顯中方的強悍。北京的作為愈強勢,就愈容易讓人與「中國威脅論」產生聯想。難道北京樂見此一發展?
 
第六,歐巴馬訪問亞洲行程尚未完全定案。面對北京宣布東海ADIZ、「南海捕魚新規定」等強勢作為,若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採取強硬立場,也會被視為理所當然,只是如果這樣,美中強烈碰撞的後果如何難料。
 
最後,中國的強勢立場與作為不僅符合現階段「有所作為」的需求,也使中國更像是一個超級大國。只是中國愈強勢,就愈不可能與鄰國為善,外國勢力也愈有可能趁勢介入,南海海域也愈可能成為多事海域,進退得失之間,並非片面的單一事件就可衡量。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