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輿論甲午戰爭」 外交戰蔓延46國
2014-01-17 11:51:0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英國作家J.K.羅琳可能沒想到,她在魔幻小說《哈利波特》中虛構的「歷史上最危險的黑巫師」─佛地魔,已在現實的東亞戰略衝突中復活,再度成為最大反派;然而,哈利波特倘能穿出書頁,躍進現實世界,這一次,他能否徹底消滅佛地魔呢?
相對於中日之間在釣魚台主權之爭的機艦對峙,以及在東海防空識別區畫設的劍拔弩張,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引燃的外交衝突與對外宣傳戰爭,沒有硝煙,卻燎原至今,全球遍地烽火。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外長王毅立即召見日使,強烈警告,如果日方蓄意繼續挑戰中日關係底線,中方必將奉陪到底。此後,由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在日本媒體撰文率先開砲以來,在中國外交部網站及外館網頁,都轉載駐外使節投書當地媒體的署名文章,包括駐日、韓、英、加、美、俄、澳、紐、泰、南非、歐盟等在內,累計到15日,至少已有44位大使與代辦發表了46篇譴責安倍「拜鬼」的文章。此外,駐外人員還通過記者會、接受採訪、演說、座談等方式,多管齊下,全面文攻。
這場在全球五大洲同步開打的外交宣傳戰,尤以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撰文將日本軍國主義比作佛地魔,最受矚目。這篇掌握流行文化語彙的文章,不但吸引媒體注意,迫使日本駐英大使林景一撰文回批中國才是亞洲的佛地魔;劉曉明和林景一還同上電視分別受訪,互責對方國家才是製造區域緊張的根源。北京官媒《環球時報》更按捺不住,隔海助威,誓言在已經打響的「輿論甲午戰爭」中,「中國這一次絕不能輸」。
除了發表文章、媒體訪談、公開演說,如果加上投書而未獲刊登的可能性,以及連瓦努阿圖、摩爾多瓦、波黑等一些國際發言分量無足輕重、對中日關係可能所知有限的國家,都要放一把火表態,可以想像這一輪北京操盤,在全球發動的輿論攻勢的激烈程度。
比起近期在釣島主權與東海防空識別區等議題上的應對,以及過去對日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批駁,這次中國不僅積極主動,且開打規模之大、速度和動員之快,堪稱全面而迅猛。整體反映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外交思路從「韜光養晦」到「敢於亮劍」的轉變,同時也滿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
尤其伴隨中國軍力超趕美俄、中美政經實力消長,以及兩國在經濟復甦與區域安全上相需互倚,都牽引著亞太戰略板塊的結構性移動,更讓中國信心倍增,勇於營造聲勢,搶奪國際話語權。而王毅接任外長後的外宣作為,也令人矚目。
不過,這顯然是一場火力不對稱的輿論戰。一方面,安倍參拜導致外交衝突,在日本內部也引起許多批評。另一方面,相對於國際社會對釣島主權議題仍保形式上的中立,周邊國家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多表不滿與不安;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國際輿論形勢如今全面翻轉,不僅中韓憤怒、美國失望,亞洲國家難以支持,對照德國對納粹歷史的反省,歐洲國家對日相參拜甲級戰犯也難理解。
面對中國的凌厲文攻,日本除駐英大使林景一應戰外,主要是派人分赴美歐解釋,整體回應顯得零星被動;林景一甚至也表明不願事態升級,顯示中方有意「奉陪到底」,日方主觀上不願也不敢隨中國起舞,客觀上,升高罵戰占不了便宜,何況日本經貿損失難以估計。
魔法世界裡,哈利波特和佛地魔有共同祖先,哈利還因被佛地魔的靈魂碎片飛出附身,而成為佛地魔的「第七個分靈體」;哈利只有在掙脫佛地魔的靈魂後,再與佛地魔最後決戰,終於消滅佛地魔。只是,佛地魔雖在魔法世界裡被消滅,在現實世界裡卻被不斷攪動而復活。
國際社會應警惕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提防安倍暴走。而中國對內一黨專政、箝制言論,與對外劍拔弩張的情勢,在其他民主國家眼裡看來也隱隱仿似藏匿著佛地魔的「分靈體」。在區域穩定與經濟發展需要下,眼前的輿論戰未必會讓新甲午戰爭重演;然而,國際社會只能制約,中日都須深切反省與改革,才能讓哈利波特再起,真正消滅佛地魔及所有分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