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逆勢仰攻 跛鴨前力拚歷史地位
2014-01-29 11:06:1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總統今(28日)晚將對國會參眾聯席會發表年度國情咨文。這是民調聲望低迷的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發表相對還具影響力的施政計畫。明年初下屆總統選舉啟動,現任總統幾成看守狀態,「跛鴨」勢屬必然,屆時國情咨文談再偉大的計畫,可能都成空談。所以歐巴馬定位今年是「行動年」,今晚咨文揭露的施政願景,也格外受美國和全球矚目。
歐巴馬民調低迷,最新民調不滿意率達51%,滿意率僅44%;63%人表示,對歐巴馬的判斷能力已無信心,只有35%選民認為,他能把國家引向光明正確方向。歐巴馬面臨從政以來的最艱難時刻。「歐記健保」擺爛,急於成就美國數十年未能實現的全民健保,創造歷史輝煌紀錄,如今恰成傷害他的根源。但他最壞的時刻似乎還未到來,今年健保實施將揭露更多難題和爭議,尤其中產階級被「劫富濟貧」最感不滿,使他的歷史地位面臨嚴峻考驗。
歐巴馬從2007年打出動人的「改變」(Change)口號,贏得年輕人、七成以上少數族裔,還有自由派白人選民的選票支持,入主白宮,創造首位非裔總統歷史紀錄,以致未就任就獲諾貝爾和平獎,錦上添花,被批評是名過其實。六年來,他缺乏行政經驗、施政重視歷史留名、表演政治重於實際、與在野黨溝通差、府會關係不睦,種種缺點逐一顯現;對右派團體「茶黨」查稅、史諾登洩密暴露政府大肆監聽、侵犯隱私,都成歐巴馬「偶像憧憬」破滅的主因。
兩黨去年對立僵局造成聯邦政府關閉16天,對埃及政局、敘利亞內亂、對伊朗核武問題,歐巴馬態度游移,美國失主導權;兩次缺席亞洲重要峰會,讓中國領導人搶盡鋒頭,都讓美國人不滿。而歐巴馬日前卻用最廉價藉口說,「因為我是非洲裔,他們不喜歡我」,打「種族牌」不但不智,更失去總統應有的職位高度和風範。
歐巴馬團隊似有自覺,今年成為挽救其歷史地位的關鍵年。幕僚披露,今年施政重點除改善貧富懸殊、移民政策及歐記健保等社會議題,還將加強與國會合作,在分裂議題中尋求兩黨合作方案。矛盾的是,其他幕僚說,必要時將「繞過國會」,重掌主導權,盼重拾政治動力。
今年11月期中選舉,情勢有利共和黨。該黨除可能維持眾院多數外,只要在參院再贏六席,即可「收復」參院,國會兩院全面牽制總統施政;而民主黨想維持參院主導權,除參院不能喪失超過五席外,要贏回眾院須爭取贏得17席,挑戰難如登天。因為依過去經驗,執政黨在期中選舉平均在參院減少五席、在眾院喪失30席,共和黨以逸代勞。何況歐記健保今年開始要「出痲疹」,「出包」如過多,歐巴馬率民主黨創造奇蹟的可能便降低,期中選舉情勢更不利。
兩黨都在汲取教訓,調整步伐和策略。共和黨被茶黨綁架,大失民心;杯葛移民改革案,更喪失少數族裔民心。如今該黨似在反省,改弦易轍,元月16日兩黨合作通過1.1兆元2014年聯邦預算案,不再杯葛,為今年帶來新希望。但歐巴馬如期待共和黨全力「配合」,似乎不切實際。
歐巴馬趁明年「跛鴨」前想拚政績,挽回喪失的民心。但既想兩黨合作,又想繞過國會,且專挑意識形態較強烈、兩黨也分歧的爭論議題,讓人擔心將重演府會兩黨之爭。出身憲法學教授的歐巴馬,想運用總統行政權,繞過國會逕行以單邊行政命令推動一些議題。包括基礎設施開發、就業培訓、氣候變化和教育,「向美國人民顯示我們能成事」。但這種更激進、行政主導的做法,包括調整聯邦最低時薪至10.5元,都違反權力分立和制衡,充滿爭議和風險,並不妥適。
歐巴馬去年藉憲法賦與總統的國會「休會任命權」,企圖任命勞委會三位委員,日前被聯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一致否決,認定不妥。而他任內已用類似權力任命了數十位聯邦法官。今晚的咨文除非能低姿態爭取共和黨認同,否則很難開啟和解大門;相反地,兩黨都將堅持本位立場,訴諸選民對決。歐巴馬殺出重圍的籌碼和空間都有限,這是第二任期的美國總統共同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