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政策較勁 美中台韓日各有盤算

2014-02-07 10:32:5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在對韓國經濟的年度評估報告中,以罕見的強烈措辭,質疑韓國匯率政策,要求首爾當局僅能在外匯市場震盪可能傷及經濟下,才能進場干預。這是繼美國財政部去年11月30日公布匯率報告,告誡韓國勿為了阻升韓元過度干預匯市,再次有重量級機構對韓國匯率政策提出質疑和警告。
 
依據韓國官員說法,出手干預匯市的目的,是為了穩定市場,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韓國壓低韓元是為提振出口。事實上,IMF也明確指出,目前韓元是處於小幅低估狀態,隨著韓國經濟表現優於其他新興經濟體,韓元應有升值的壓力。但目前韓元走勢卻是迅速貶破1080韓元對一美元價位,顯然韓國政府並不會因為美國財政部及IMF的警告,改變其匯率政策。
 
以去年經濟動向來看,在東亞國家中,除了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有些摻水的疑慮外,韓國出口均高於日本及其他四小龍,所以要把日圓貶值或出口狀況當作匯率貶值依據,實在說不通。韓國去年出口雖有相對不差的表現,但整體工業生產指數卻是負成長,因此顯然韓國的問題在於內需,不在於出口,這不僅無法以貶值匯率解決,甚至可能反而因此受害。
 
在日圓方面,IMF副主席筱原尚之1月24日也表示,IMF繼續認為,與日本中期經濟基本面相比,日圓當前價值被輕微低估。但顯然日本在還沒達成通膨目標前,不會改變大幅寬鬆貨幣政策。不過,事實上,在去年日圓貶值下,日本並沒有在出口方面占到便宜,經濟超過10%的負成長,幾乎是所有國家表現最差者,顯見在對外商品貿易上,日圓貶值效益僅及於出口商匯兌利益,並未反映在實質貿易量的增加。 
 
不過,去年以來,因為日圓貶值,促使日本觀光客大增,外國人赴日本消費或投資股市、房地產也大幅增加,使日本消費及經濟信心達到近年來的高點。顯示對日本而言,並不能單以商品貨物進出口,論斷日圓的貶值效益。
 
至於人民幣,現已升破一美元兌換6.05人民幣,眼看升破6很快就會來臨,人民幣走勢相對於其他亞洲貨幣對美元的趨貶態勢,顯得更強勢而奇特。其實,人民幣如此走勢,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人民幣國際化已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金融政策,而升值是國際化初期必要手段。因為國際通貨除了有交易媒介的功能外,也要有儲藏或儲備價值的功能,沒有人會想儲存一項不會上漲,或甚至貶值的資產或貨幣。
 
中國目前是全球擁有最多外匯存底的國家,其接近4兆(萬億)美元外匯存底,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1.2兆美元的三倍以上,雖然這反映中國累積了高額外貿順差及外資匯入,但也反映中國在國際金融資源操作上的弱勢,感覺上中國好像是美元及歐元發行者的最大債權國,但實際上這等於是讓自己的金融資源被美歐所用。 
 
美國與德國去年底的外匯存底,分別只有429億及374億美元,因為美元及歐元本就是全球外匯存底主要成分,美、德就不必把資源浪費在外匯準備上。所以說,此刻人民幣不升值,才令人奇怪。不過,隨著美國QE持續退場、經濟好轉,美元將回復為強勢貨幣,人民幣將被迫更強勢,當人民幣超額調整(overshooting)過度時,也可能將埋下「泡沫破滅」的因子。
 
最後,新台幣則頗為尷尬,出口受制韓元變化,似乎不得不跟貶,但從進口能源、原料成本及金融穩定來看,又不宜大貶,只能動態穩定微調。綜合來看,人民幣達成目標挑戰性最高,風險最大,但方向是對的;日圓貶值,雖然造成進口成本遽升,但在促進消費投資上有其道理。 
 
同樣採用大膽匯率策略的韓元,雖然在2008年後大貶值,使南韓在出口方面嘗到甜頭,但也傷到內需及中小企業,現在似乎仍食髓知味,且看未來發展;至於台幣方面,則似乎是所有亞洲貨幣最不具策略或侵略性,但也因此造就台灣,雖是高度依賴外貿,卻也是金融最穩定的經濟體。
 
关键词:政策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