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扛責力挺 中紀委壓力山大

2014-02-12 17:35:0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反腐是否已騎虎難下,反腐難以為繼?有外媒開始質疑,但習近平日前藉出席俄羅斯索契冬奧機會接受俄媒專訪,大談執政理念,強調「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這一強烈宣示「出口轉內銷」傳回國內,既是對外界質疑他大權獨攬、作「一人元首」的回應,也是在刀刀見骨的反腐運動進入決戰時刻,查處周永康貪腐集團案即將公布之際,對王岐山領導的中紀委提供最大奧援。
 
香港媒體日前引述知情人士披露,習近平2012年在北戴河會議強調,中共當前面臨的內憂外患,與1948年的國民黨極相似,死穴就是「失盡民心」,隨時面臨中國版「茉莉花革命」的危險。為此乃有他上台後大力反腐倡廉,並新設國安委與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等「集權」組織,推行「威望攻略」,希望以個人的權威,帶動中共的民間聲望。
 
中共新領導層執政年餘,最大亮點是厲行反腐爭取民心。去年中國計有18名部級以上官員被查處,人數遠高於2008年至2012年的平均數5.8人,彰顯反腐加速推進。不過反腐看似轟轟烈烈,劍及履及,據傳獲「尚方寶劍」、專責反腐的中紀委已成「夾心餅乾」,壓力越來越大。輿論壓力越大,習近平意志越堅決,統治集團內部反彈力道也越強,中紀委越被緊緊地夾在中間。
 
大陸媒體近日引述中紀委「深喉嚨」(隱藏的爆料者)說,由於辦案,他常「失蹤」很長時間,即便節假日也無法和家人團聚,很多難處和苦衷無處訴說。從體制內部看,中紀委擋人仕途,斷人財路,幹的都是出力不討好、人見人躲的活兒。中紀委辦案表面看面對的是貪官,實際面對的卻是利益幫派與隱藏的利益鏈,而每個案件查到最後,牽扯的都是現任或前任最高領導,正如孫悟空降魔除妖,最後都有天宮派人認領一般,案件既「辦不上去」,也就必然「辦不下去」了。要成功拔出一棵大蘿蔔,就得設法清理蘿蔔帶出的吸附力極強的汙泥。
 
大年初二,中紀委透過官方「新華社」發表專文,痛陳當前中國反腐「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體制障礙,最根本缺陷是機制缺陷」;而影響反腐成敗問題主要是反腐機構職能分散,形不成監督合力,有些案件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難以堅決查辦,有的地方腐敗案件頻發卻追究責任不力。歸根究底,都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這篇中紀委研究室操刀的文章,充分體現中紀委作為「夾心餅乾」的無力與無奈。因為過去一年在習近平振臂一呼下,中共官風的確在變,例如送禮用奢侈品銷量降了、春節期間衙門口不再門庭若市、「跑部錢進」的人少了,但觸動既得利益者的權貴利益,讓他們把吃進去的肥肉吐出來,談何容易。
 
眼看轟轟烈烈的反腐運動可能虎頭蛇尾,只有中紀委還在扛旗踐行,媒體還在使勁吶喊,其他各方不是袖手旁觀看熱鬧,就是訂立攻守同盟,負隅頑抗,而躲藏較深的「大老虎、中老虎」不僅變更精明,與相關利益集團的結盟也更緊密。今年中國反腐必然面臨更嚴峻考驗,習近平和中紀委的孤獨與焦慮,可想而知。
 
中共反腐有其盲點,藉強人反腐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制度反腐才是反腐必由之路。假如僅靠鐵腕強人領軍的強勢中紀委獨撐大局,反腐既不會徹底,也難持久,更容易被解讀為針對某人或某一派系的政治鬥爭。
 
新的一年,海內外輿論都聚焦中共如何發落前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及是否能牽出更大的「大老虎」。把涉貪標誌性人物繩之以法固然能大快人心,但與建立「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相比,只是能獲轟動效應的小戰役,不能根本解決廉政問題。
 
中國反腐工作欲推向高潮,獲更多掌聲,除繼續查處「大老虎」外,重點宜轉向法治與制度建設,創新反腐體制與機制,並更多地藉民間反腐力量,透過舉報,辦案公開透明多管齊下,內外夾擊,才能借力使力,讓反腐取得決定性勝利。如果只是曇花一現,變成政治秀,就會折煞習近平的威望。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