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將改變有商業模式
2014-04-20 10:27:1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商務機器公司(IBM)」在最新版全球科學技術趨勢觀察中指出,雲端運算、行動化、海量資料、社群等4大趨勢,將全盤改變既有商業樣式。同時,國際信息科技博覽和第11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於13日起連日在香港會展中心熱烈進行。兩展會匯聚來自25個國家、地區逾3,300家參展商,創下歷年新高的規模。從和科技相關的趨勢報告,到積極的電商推展行動,於新年後在國際間不斷湧現,盛況空前。原本在一般環境中令人有生澀感,並非樂意接近或投入的場合。卻在新訊息和商機紅火下,讓各方變得甚是「有感」,分在各地絡繹現身。面對新的時代潮流,東南亞國家怕是不容再冷漠,該採積極態度展開接觸了。
IBM的科技趨勢觀察,毫不諱言時下網際網路運用廣泛的雲端運算等4大趨勢,將全盤改變既有商業模式。以往仰賴專業知識,就可以主宰市場的「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不再。於今「資料經濟」時代來臨,唯有掌握大量資料,並充分發掘價值才能呼風喚雨。
這番由IBM系統暨科技事業群總經理魏大洋所強調的科技趨勢分析,認為隨著網路使用者和資料量的大規模增加。會使工作承載、資料管理和互動事件,形成網路架構複雜化,對資訊即時掌握力變為決策重要依據,這是企業當前經營的重點,也是科技桃戰商業行為的趨向,非加注意不可。
企業經營者要隨著資料經濟時代的來臨,移轉企業競爭力的新指標,將商界沿用到現在的專業經理人決策方式,置諸一旁。這種做法雖屬大勢所趨,且據嘉特納(Gartner)資料顯示,到2013年末,全世界已有64%的企業在計畫、或正投入巨量資料進行應用。但是對於從知識經濟時代進入資料經濟時代的內容和進程,都可能令商業經營人士覺得有如「迅雷不及掩耳」。不過,無論經營者是否懂了,或做何種因應,實際上卻真的有不少商業模式已為雲端運算、行動化、海量資料、社群等趨勢改變了,幾乎連觀望的機會都沒有。
理論上面臨熱門的科技新名詞時,應該從商業需求出發, 先規畫企業拓展的規模,建立相對的基礎架構,商業模式拓展自然水到渠成。以雲端運算為例,往後企業發展將有愈來愈多資料走向數位化,相關資料的儲存、分析帶來企業雲端運算的需求,亞馬遜、微軟、谷歌、IBM等網路大廠,近年積極拓展自身服務之餘,也建立許多資料中心,擁有儲存、運算、巨量資料分析等軟硬體資源,搶攻企業雲端應用商機。企業經營者進入資料經濟初階,要解決什麼關鍵營運問題?該花多少成本?可以創造多少經濟效益?都應先有盤算,如果還無法深入了解,虛心求教,認真學習乃是不二法門。
通往資料經濟的道路,接觸相對陌生的網路天地,是當前企業界所不能避免的選擇。否則在既有商業模式醞釀全盤改變下,企業經營者就難免受重挫或甚至遭到巔覆。而近年國際所推出相關科技展會,一般認為正是一種適當工具。透過這項工具,可以擴大全民對科技產業崛起的認識、和對於數位應用趨勢觀念的建立。本屆香港舉舉辦的國際信息科技博覽會、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適在全球科技觀察最新版之後,且規模創下歷年新高。雖說活動先後出現純屬巧合,但科技展會次數比前多,範圍愈來愈大,應是科技產業受注意的徵兆。而參與者態度積極,則又是對信息科技入門興趣已告提升,都是好現象。
對東南亞國家聯盟而言,在經濟整合近半個世紀期間,各經濟體從開發中國家向前推展,直到近10餘年才見到一點明顯進步。
若干「前段班」成員國還贏得新興國家的稱號,受到了國際矚目。但是些許表現離起碼要求還差一截,而近年科技進步、數位應用、企業競爭力新指標的出現,在在使東盟承受到壓力。新版全球科技趨勢觀察問世,更成為自我警惕,加速思考拓展商業模式的可能,才能不被一波接一波的轉型浪潮再拋到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