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掌民進黨、選總統 都具高風險
2014-05-06 10:49:1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擊倒敵人易,超越自己難,用來形容蔡英文本月接掌民進黨主席後的挑戰最貼切。在蘇貞昌、謝長廷4月14日相繼宣布退選黨主席後,蔡英文重掌民進黨主席的路障已完全清空。蘇、謝退選,主要是因自忖在大環境及實力不足與蔡英文抗衡,與其敗選,不如先表態退選來得漂亮。蔡英文當然明瞭兩人絕非禮讓,蘇、謝退居二線是權衡時勢後的暫時蹲下,等待下一次的躍起。
3月反服貿學運,被視為蔡英文外圍子弟兵林飛帆、陳為廷等人的提前練兵,壓得馬英九政府節節敗退,最後在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聯手斡旋下,風光落幕。果不其然,緊接學運後,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宣布為反核四無限期絕食,蘇貞昌抓住機會,馬不停蹄穿梭國民黨高層之間,左輔以街頭路線施壓,右利用林義雄的性命威脅,兩翼夾擊,硬是逼得馬政府讓步,在27日宣布核四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停工,核四形同「判死刑」。
連續兩次運動達陣,表面上看似反對路線得分,但若進一步檢視,未必如此;蔡英文重掌民進黨之路,也非一片坦途。
以這兩次運動的結果論,關於服貿協議,民進黨拿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承諾,但服貿協議兩岸能否重啟談判,仍在未定之天。關於核四,馬政府同意停工封存,未來的用電缺口,仍然是2016年後新政府的難題。
說穿了,馬政府是以擱置爭議來回應在野黨的訴求,避免台灣社會再經受動盪,至於終極解決方案為何,還是無解。行政院長江宜樺言明「停工非停建」,點明這是國民黨使出以拖待變的緩兵之計,核四依然是顆政治未爆彈,而這正是蔡英文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
蔡英文的如意算盤應是:不論服貿或核四如何決定,只要在馬英九任內拍板,如果她2016年選上總統,即可援引論辯ECFA時所稱,「概括承受」所有政策。政策不好,是前任的錯;政策可行,自可沿用。不過事與願違,兩者皆在民進黨抗爭下,懸而未決。
馬英九原有心在卸任前做點歷史留名的事,可惜在反對黨抗爭下,徒勞無功。服貿協議凍結,牽動未來兩岸間所有協議可否繼續進行,服貿、物貿不可行,ECFA等於徒具架構,影響不可謂不大。反核四之役,馬英九同樣把問題打包封存,並未訴諸公投,所謂召開能源會議,其結果預料還是一場「大拜拜」,很難期待,問題最終還是留給下一任政府。偏偏台灣當前最大危機就在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一邊,經濟衰敝、能源匱乏,空轉停滯的下場,反射出來的就是世代被剝奪與焦慮感,台灣的競爭力也因此快速耗損中。
蔡英文接掌民進黨,最大罩門正在於其政策缺乏一貫性。她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即曾追加核四預算;現行兩岸關係條例對兩岸協議的監督機制,也是在同一時期修訂,她全程參與,更遑論李登輝1999年提出「兩國論」,蔡英文正是幕後的關鍵幕僚。
陳水扁執政八年,在兩岸關係與核四停建上,重摔了兩跤。以陳水扁之機靈善變,猶把國家帶到方向錯亂,機艦迷航;若蔡英文接手,其不可預測性更高,對民進黨的台獨及反核這兩塊「神主牌」,外界都會細察她如何安放。蔡英文不僅要先能自圓其說,破解「昨日之我」所設下的框架,才有可能成就「今日之我」,領導全黨前進。
蔡英文在黨主席之爭中,雖然表面棋先一著,取得2015年民進黨總統提名的主導權。但別忘了,福禍相倚,如前所述,在黨主席之爭上,蔡英文與蘇系、謝系已近乎絕裂。接任黨主席後,如何修補黨內派系關係,設法贏得年底七合一選舉以奠基,將是當務之急。否則,以蘇貞昌利用這波反核運動累積的政治能量,甚至搶先定調2014年核四議題終結,打亂蔡英文原本設定2025年非核家園的時間表。蔡英文能否有效主導民進黨節奏,大有疑問。
馬政府的羸弱,固然助長民進黨氣勢,但正也因馬政府無能,勢將留下一堆爛攤子給繼任者收拾,無論藍綠誰接棒。不管作為忠誠反對黨,或為執政作準備,蔡英文之難,已不在擊倒對手,而在如何超越自己;她的操作和策略,台灣也可能陪著冒險,這真是無奈的抉擇。
关键词:蔡英文掌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