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可參考美國「選舉人票法」改革

2014-05-11 09:53:1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憲法法庭於7日作出宣判,認為總理穎拉濫權,拔除前國家安全院秘書長塔雲的做法違憲,必須下台,牽連其內閣9名首長也一併下台。此舉在泰國是史所未見的。過去泰國只有軍事政變奪權推翻政府,從來沒有司法獨立行事把一個政府推翻,這是泰國史破題兒的第一遭。
 
此事來得突然,連素貼都感意外。素貼原定10日到14日遊行示威,宣布已獲最後勝利。紅衫軍本來以為穎拉可能在反貪委員會被訂判罪時才出動支持未遲。誰也沒料到憲法法庭卻提早在7日便宣布穎拉違憲,必須下台。
 
但穎拉下台,政府卻不能工作停頓,仍是執政黨的為泰黨還必須推動大選工作。於是,就在穎拉下台的當日,為泰黨召開留守內閣緊急會議,推舉副總理兼商業部長尼瓦探隆續任看守總理,主要使命就是推動大選得以如期舉行。
 
這就是說,儘管獨立機構如何對穎拉及其內閣人員加罪,仍有部分隸屬為泰黨的閣員留任,他們便會為7月20日舉行大選的工作努力進行。
 
民主黨是一直反對大選,不參加大選,主張改革之後才選舉的。如今即使穎拉已經下台,穎拉內閣那些留任的閣員仍努力推動大選舉行,屆時到了7月20日,若兩黨強弱之勢仍未改變,投票結果,民主黨還是贏不了為泰黨,那不是又走回到老路上去,民主黨又要發動議會外的示威了?
 
所以,民主黨黨魁阿披實大聲疾呼,認為雖然穎拉下台,但此舉未能「斬草除根」──也就是剷除「塔信體制」,只是使政局稍微降溫而已,若仍用為泰黨未下台的閣員辦理大選事宜,選舉結果必會走到原來的老路上去,民主黨還會敗選的。
 
所以,幾乎已可以肯定,大選前若未經過民主黨滿意的所謂「改革」,民主黨是一定不會參加將到來的大選的。一國大選,如果沒有最大的反對黨參加,選舉必不會成功,即使完成,也將被宣布違憲。那麼,泰國就將永遠在大選上兜圈子,兩大黨都不肯認輸,那泰國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安定?
 
當務之急,是應該找出一個辦法來,徹底對泰國選舉制度進行改革,商量出一個兩黨都能接受的辦法。
 
由此想起美國的「選舉人票制度」,大可拿來參考。美國固然是一個民主國家,一人一票選舉總統。但更具勝負決定性的,不是一人一票,而是由各州議會所選出的「選舉人」的票,對總統選舉具有更大的決定性作用。
 
這種「選舉人票」的做法,正是為了避免「黑金政治」。美國有50個州,各州都選出「選舉人」,人數多少由該州人口多少決定。美國有50個州,人口最多的是加里福尼亞州,擁有50張選舉票,門拉斯加州人口最少,只有3 張選舉人票。各州選舉人票共有588張,候選總統能獲半數以上(270張票),即可當選總統。
 
這套選舉人票的辦法,是美國開國元老之一傑弗遜設計的,已實行了200多年,雖也曾發生問題,但基本維持了民主選舉的公平。
 
美國之興盛,雖與兩次大戰未遭破壞又發戰爭財有關,更得力於開國時幾位政治先賢之絕無私心,一心為國。例如華盛頓,大家都要他做第3任,他說若我做下去,美國就沒有了,只有華盛頓,堅持回家經營農莊養老。
 
傑弗遜更是個大賢人,獨立宣言、人權宣言、選舉人制度都是他書寫或設計的。華盛頓任滿後,傑弗遜競選總統,卻因少了一張選舉人票而落選。許多人說他自己是立選舉法的,改了不就行嗎?他堅決不肯改,到第4屆才被選為總統。 
 
政治人物像華盛頓,傑弗遜這樣大公無私,一心為公眾利益服務,那才是真正的政治家。泰國要在政治上進行改革,不妨參考美國的這些歷史;泰國的政治大人物,也該多想想,見賢思齊,為泰國政治,開創新境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