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紛爭 台商遭池魚之殃

2014-05-15 09:35:2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在南海西沙設置鑽油平台,導致中越主權爭執,兩國船隻互撞,海警船互射水砲。衝突升高後,越南平陽省13日發生反中國暴動,群眾打砸搶貌似中國人的外商,初估有千家台灣在越南投資的企業被暴民侵入、搗毀工廠設備或被迫停工,財物損失尚難估算。這是典型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也說明中國崛起後力量的輻射不僅影響台灣島內,也逐漸成全球台商的籌碼或「負擔」。 
 
報導指越南上萬名暴民,針對漢字招牌的工廠打砸搶,見到華人就叫囂攻擊,逼得許多台商躲進當地觀光飯店「避難」。一場「反中國」的暴動演變成「反華」甚至「反外商」。有些商家受訪在電話中聲音顫抖、充滿驚恐。而被攻擊的外商不僅台商,連日、韓、新加坡企業也遭殃。 
 
越南與中國大陸一樣,同屬共黨執政國家。法律嚴格限制群眾集會遊行示威。以致傳聞這是越南政府縱容默許,意在讓民間發洩民族主義情緒,疏導越南人對中國近日舉措的不滿,但暴動傷害的除了外商,包括越南政府和國家形象同樣陪葬,足讓所有擅長和喜歡操縱民族主義的政府借鑑。
 
台商「逐水草而居」,那裡勞工足、工資低、政府有優惠,那裡有賺錢機會就往那裡去,可說是在商言商、意識形態不高的群體。早年台商違背政府禁令,跨海西進大陸,突破政治禁忌,對大陸的工商業發展、對台灣後來開放「三通」,200萬台商、近8萬家台企都功不可沒。台灣朝野在擔心兩岸經濟融合的政治效應時,台商卻在大陸大賺其錢,引來「商人無祖國」的喟嘆;如今大陸經濟起飛,工資上漲、各種競爭條件變差時,千家台商又轉進越南,難逃中越之爭漩渦。 
 
越南政治制度模仿中國大陸,經濟卻學台灣,以中小企業發展為主的越南,成為台商南進的國度。有人用「台越是姻親」形容雙方關係,1987年迄今,已有逾9萬名嫁到台灣的「越南新娘」,加上在越南娶媳婦的台商、台幹,還有10萬名越南婦女、男工在台灣擔任外籍雇工。台越雖無邦交,越南也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台越實質關係很好,很多越南官員到台灣接受訓練,越南對台商禮遇;台商也熟悉越南的裙帶關係和紅包文化,兩地水乳交融。 
 
報載暴動發生後,越南人見漢字招牌就砸就搶,很多台商趕緊掛越南旗幟想自保,以致有台商打趣或挖苦說:「這時候你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是中國的一部分!」事件彰顯政治和經濟分不開,國際情勢變化,有時誰也逃不過其影響。另方面,台海兩岸即使政治有分歧,但外人眼中,兩岸同文同種,很難分清誰是誰。這種利害與共、禍福相依也是兩岸的另一種現實。兩岸禍福共同體的感受,如超乎政治藩籬去體會,或能更真切而務實,尤其值得海外華人品味再三。 
 
譬如南海主權紛爭,中國主張「九段線」是傳統領海,就是中華民國統治大陸時期所畫設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認繼承這些主權海域;而台灣對東沙、西沙和南沙都主張擁有主權,在東沙太平島還有駐軍,確保固有疆域不被外國侵占。即使美國智庫、官方最近都有聲音,敦促台北當局出面澄清當初畫設九段線的歷史緣由,意圖推翻北京的主權論述,但馬英九政府並未接受。除了民族大義,也是台灣在美中間尋求平衡的戰略實踐。 
 
海外華人看待南海主權紛爭,理當有更宏觀視野。美國因素和華府主張有理無理,譬如國務卿柯瑞指責中國「侵略」「挑釁」,何以如此認定?美國能否派遣海岸防衛隊武裝船艦赴南海維持國際秩序?法理上並無根據,只能說是國際政治的操作,華裔美國人自可表達贊同或反對立場,甚至寫信給國會議員表態,影響決策。 
 
台灣在南海極力避免捲入紛爭,中越糾紛台商無端受害,間接說明大陸對台灣各方面影響力會愈來愈擴散、愈廣泛,台灣最終未必能躲過南海主權紛爭。而美越從越戰中的死敵,中國幕後為越南撐腰,演變成今天越南在美國影響下出面抗衡中國,「代理紛爭」期待不要演變成「代理戰爭」,否則生靈塗炭,中越將成世仇,毋寧將是歷史顛倒的最大諷刺。
 
关键词:台商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