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起訴5名中國軍官

2014-05-21 17:04:2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司法部及大陪審團19日起訴五名中國軍官,罪名是侵入美國私營企業電腦網路,涉嫌網路間諜罪。這個起訴其實是隔山打牛,政治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或屬美中之間新一輪貿易戰和國際較勁一環,意在向中國表達不滿和施壓。但實際上,五名軍官既不可能赴美受審,美國也無法將權力巨掌伸進中國,只能說,這可能是中美另一場新齟齬的開端。 
 
美國政府慎重其事,由司法部長霍爾德舉行記者會,宣布聯邦大陪審團裁定起訴5名中國軍官,並強調「不會容忍外國政府竊取美國企業的機密」,除了想搶站道德制高點,手上或許握有證據才是關鍵。美國似想告訴中國:「我還是世界老大,全球經貿規則和執行,由我訂定和執行」。 
 
但美國的手法和時機,有些讓人不解。去年美國國安局外包商雇員史諾登爆料,掀出美國監聽外國政要,連友邦領袖都不放過;國安局並透過電腦科技優勢,幾乎可自由進出任何國家的保密電腦、竊聽領導人電話,或蒐集各種需要的機密資訊,連美國公民日常通訊都被政府完全掌握。甚至連伊朗核電廠爆炸,都被曝光是美國與以色列聯手,在伊朗電腦系統植入間諜程式和病毒,導致爆炸。 
 
這樣執世界電腦科技牛耳,國安局威力無邊,用電腦幾乎能「統治」整個世界,可為所欲為。但美國有無入侵外國的商業電腦竊取機密?從史諾登爆料,國人和外國自然都在懷疑,但證據決定一切,美國似乎很有自信沒這麼做。 
 
從情報戰角度看,網路時代各國成立「網軍」或「駭客部隊」,大家比科技、比軟體功夫、也比智慧,日常攻防互「駭」對方,貓和老鼠的遊戲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現在美國突然對潛在對手中國軍官發難,用司法手段起訴和通緝對方,讓人感受不是聲東擊西,就是另有政治用意。
 
推論之一,或許美國認為,軍方只能「駭」軍方,「網軍」對「網軍」才是遊戲規則。而解放軍61398部隊竟駭入美國民間企業電腦,竊取商業技術供中國國營企業使用,違反遊戲規則,侵犯商業利益。美國似乎想表現中世紀劍客的「君子之風」,對手須同量級、搏殺有規則。問題是國與國爭,屬全方位競賽,爾虞我詐,難道美國人真的如此正直而天真,相信外國也會遵守? 
 
推論之二,美國或許有太多商業科技,被包括中國的外國人偷走,華府或許掌握確鑿的證據,所以向北京發難。即使無法真正制裁中國「網軍」軍官,至少也給北京警告,希望今後知所收斂;爭議如擴大,甚至可能公布證據。 
 
推論之三,這個大動作,也可能是美國準備向中國發動另一波貿易制裁的先聲,這是對駭客侵犯智慧產權和商業間諜行為的施壓警告,明知效果不大,但期待殺一儆百,警告外國政府和民間,也讓中國政府有形象壓力,改變軍方介入民間商業競爭的舉動。 
 
華府的動作讓人聯想西班牙法院今年2月,曾向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總理李鵬等5人發出國際通緝令,罪名是「對西藏進行種族滅絕」,引來訕笑。過去美國也曾通緝過巴拿馬前總統諾瑞加包庇販毒,引渡赴美受審服刑,以彰顯法律正義和國家實力。但實際上,國內法並無法制裁在外國犯罪的外國人,這個起訴只具政治象徵和宣示意義。 
 
惟美國起訴中國軍官,將形成新案例。網路時代,國界和領土、主權等觀念和意義都已轉變。外國人透過電腦網路侵犯本國企業利益,如同在美國犯罪,美國法院自有管轄權。但如何執行和制裁,如缺乏國際條約的約束,除非美國能派特種部隊進中國,「綁架」被訴軍官,或中國同意引渡,但那有如電影情節,美中之間斷不可能發生。 
 
美國仍自認是「世界警察」,站在全球道德制高點上,即使史諾登洩密讓美國道德形象墜地,中國也反諷美國「賊喊捉賊」,但美國仍想糾正中國,此舉顯然又為美中新型大國關係抹罩上新陰影,或與美國期中選舉到來,對中國姿態「軟不得」有關。而中國即將成全球最大經濟體,要受世人尊敬,就須擺脫「仿冒大國」的羞恥標記,即使網路功夫再高,「網軍」協助盜也是盜,只有遵守「軍對軍、商對商」,才是正確的遊戲規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