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

2014-05-22 09:53:1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越南上周二(13日)發生的群眾抗議中國在西沙海域設置鑽油平台,導致民眾暴動,非法闖入多個工業區,對日、韓、台、星、馬等國廠商破壞、搶劫及縱火,台商受害慘重。但隨著中國施壓,越南政府強力干預,風波漸有收場趨勢。這場暴動幾乎傷及越南經濟的筋骨,越南與中國的海域主權抗爭還在持續,但暴動使原本有機會成「金磚四國」之外「第五塊金磚」的越南,幾乎葬送投資信譽。顯見地球村成形後,投資保障已成國際社會通則,利用民氣和民族主義煽動反外商,想藉此作為政治工具,最後必然傷害自己。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幾乎將東南亞經濟毀於一旦,此後,東南亞經濟開始改弦易轍,不再依賴高匯率高利率,以吸引金融性的外資政策,而以低匯率吸引製造業直接投資的外資政策,也就是嘗試把東南亞崁入全球生產供應鏈體系中,也因此,吸引包括日、韓、星、台等國在東南亞布建其供應鏈網絡,甚至在2007年後,當中國開始提高工資、通過勞動合同法、取消許多外資優惠及提高匯率等措施後,東南亞逐漸成「中國製造」的外資移轉基地。
 
其中,越南雖發展時間最晚,但早在2006年,高盛證券找出成長潛力僅次於金磚四國的11個新興市場(Next Eleven)。高盛預估,其中越南將會是金磚四國與N-11中,成長動能最強的國家。2007年起,台灣最大電子企業鴻海領頭投資越南電子工業城,其後,陸續有仁寶、緯創,及台塑集團大煉鋼鐵廠的設立,與石化原料產能的擴產,越南似乎逐漸坐實「第五塊金磚」的地位。不僅台商,近年來,越南也成為日、韓商最重要的海外生產基地之一。
 
基本上,越南擁有非常好的產業發展優勢,包括人民勤奮、政府積極招商、政治穩定、治安良好、生產成本相對低廉,及東盟與及其他經貿組織整合的潛藏商機等等。因此,照理說越南只要一步一腳印,發揮其製造優勢,第五塊金磚地位指日可待。但可惜的是,越南一直處於通膨嚴重、罷工頻繁的惡性循環中,而如今又發生攻擊外商的暴動事件,是否會動搖外商的投資信心呢?
 
就5月18日號稱大遊行,結果雷聲大雨點小的情形觀之,所謂大規模撤資之舉應當不致發生。2006、2007年大罷工,台商也是受創最深的外資,也造成台商震撼,但自此頻繁的罷工,台商與外商似乎已見怪不怪。最重要的是,一定時間內,越南仍擁有難以取代的條件,包括越南同時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等區域整合的會員之一,因此,未來無論產品行銷至哪一個區域,只要在越南製造,均可享有稅率優勢。馬來西亞雖然條件雷同,但以馬國2800萬人口數,相較於越南的8000萬人口及相對製造成本差異,恐無法取代越南角色。
 
既然這場暴動還不致翻轉越南的投資條件,如今,台灣政府所應做的是,在越南表達歉意的同時,要求落實並修正台越投資保障協定,甚至包括一併處理有關勞工罷工及索賄等潛規則問題;反之,由此次越南暴動事件,也顯示台灣政府與越南(甚至所有東南亞國家)台商間的隔閡與生疏。因此,目前台灣政府最需要的是一個統合執行東南亞政策的窗口與機制,目前台灣及中國大陸兩岸間有搭橋、有政府對政府的論壇、有海基會及眾多法人智庫協助台商;台日間也有搭橋辦公室,法人和民間交往熱烈;而台美間,有TIFA、有工業合作等,但台灣與東南亞國家之間有什麼?
 
有了統合的窗口與機制,便可據此推動成立台灣─東盟搭橋辦公室,負責連結台灣企業與東盟台商及華僑的交流活動;也可以負責台灣東盟G2G(政府對政府)基礎建設(包括4G)合作聯繫;亦能透過此機制鼓勵及擴編經費,加強台灣及東盟國家間研究智庫合作,強化台灣東南亞僑生及外勞網絡之運用。
 
最重要的是,有了統合的窗口與機制,才不會讓東南亞台商有「孤兒」般的無奈感覺。這是台商付出財物代價,生命安全遭威脅後,政府該學到的一堂課。
 
关键词:越南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