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 中共國安委面臨嚴酷考驗
2014-06-06 10:54:1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當前面臨內外交迫關口,東海、南海有日、菲、越挑戰,美國挑動強權間的「網戰」和外交齟齬,中國不甘示弱反擊,與俄羅斯關係也升溫。而大陸內部新疆激進分離組織暴恐攻擊增加,網路上衝撞當局紅線的言論不減,反腐未竟全功,要求改革的聲音和壓力不斷上升。這些內外因素影響中國未來至鉅,也考驗習近平成立中共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功能和效益,其運作前景亦荊棘滿布。
去年11月,中共三中全會決定成立國安委,外界僅知它4月召開過首次會議,其後即神龍隱身、幕後操盤,料想最近出台許多策略性大政策,都和國安委相關。中國近期面對內外的挑戰激增,許多應對策略涉及國家總體安全和戰略布局,國安委可能居間扮演重要角色,可惜因中共運作歷來缺乏透明度,外界只能猜測和觀望。
4月首次會議,官媒只透露有限訊息,使這個掌控中國安全事務的最重要黨內組織,更添神秘色彩。習近平掌權迄今身兼十個頭銜,名義上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最重要;但實質上,很多政務是換塊招牌,多半原班人馬繼續運作,因地制宜。國安委主席可操作的權力,監管十大領域,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以及核安全。內容可謂無所不包,舉凡國家利益、大國博弈策略、危機處理、中共政權安危、國家大政方針、外交國防軍事,無一不可納入。有官媒將「改革領導小組」喻為「改革之劍」,而國安委則是「安全之盾」,統合中國的全球戰略,對習近平權力運作和政務改革,真有如中藥的「十全大補」。
習近平掌權迄今,國際和國內公認是繼鄧小平後,中共最強有力領導人。他鐵腕反腐塑造聲威和地位,過程雖跌宕起伏,譬如周永康案迄未公布、是否受元老掣肘而蹣跚觀望,外界還有存疑;他整頓軍方,查辦多名軍頭,表明牢控槍桿子。增設新組織、調整新人事,雙管齊下,鞏固權力,也推動其施政目標。
習擁權力集中速度,也是近代領導人之最。有評論分析指,增設單位係因江澤民過去幾年在中央和各省市部委安插了太多人馬,龐大勢力即使經歷胡錦濤主政十年,迄今影響力猶在,使習近平命令除非得到江澤民支持,否則難有效貫徹或執行被打折扣。設置新單位正可繞過舊單位和人馬,權力集中於「習核心」,有效貫徹領導人意志。
除增設新單位,習近平早開始調動人手,布建嫡系人馬。路透報導,習近平計畫提拔母校清華大學及浙江任省委書記時一些親信,赴中央擔任黨政軍要職。浙江高達200人將晉身中央,或高升至其他省市出任要職。「習家軍」崛起,漸成中國政壇未來十餘年最強大力量。外界喜以美國總統的國安會與中共國安委比較,有人視它為中共原外事領導小組的「升級版」。從習近平首次會議談話看,其任務顯然超越「外事」範圍,雷同美國國安會,負責外交、國防、戰略等,國安委也管國內,和美國國安會一樣,有「帝國的中樞」意味。
中、美近期有關東海、南海及區域安全、網路安全爭議,網軍發展,還有情報、二砲、核子戰略武器等都可能已列入國安委決策範圍,這個「超級單位」可能還涵蓋解放軍改革,譬如重組軍事結構、裁軍或新設、歸併軍區軍種等。它和中央軍委的位階高低、權力是否重疊等,因都屬中共黨內組織,或可一套人馬、多塊招牌,運作不致扞格。領導可視需要增設新單位,任務完成即撤編或擱置一旁,沒有法律和制度、監督約束等問題,正所謂享盡「集權紅利」。
圍繞「習核心」的國安委,可能發展成習近平的超級幕僚和決策機構,運籌國家對外戰略。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角色越來越重要,但為何近期處處遇牴觸?顯然這是當前最需要國安委尋找答案與解方的最迫切問題。
关键词:中共國安委面臨嚴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