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僧王華文情結:佛音與漢語相遇
2014-07-24 10:41:4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新社曼谷23日電】在泰國曼谷繁華喧鬧的唐人街一隅,壯觀瑰麗的岱密金佛寺巍然矗立,這里因供奉著泰國三大國寶之一、世界最大的一尊金佛而聞名於世。
全球首家孔子課堂-泰國岱密中學孔子課堂,就坐落在寺鐘悠悠、清煙裊裊的岱密金佛寺中。
61歲的趙昆通猜大師是泰國岱密中學孔子課堂泰方主席。他更為人熟知的另一個身分,是泰國副僧王、岱密金佛寺副住持,在泰國地位尊崇、德高望重、信眾無數。
在90%以上人口信仰佛教的泰國,寺院辦學的傳統由來已久。「創辦全球首家孔子課堂,這與泰國整體教育發展趨勢相關聯。」趙昆通猜大師接受中新社「新世紀絲綢之路華媒萬里行」採訪團專訪時,回憶起這段並不偶然的合作之始:10年之前,泰國學校開始引入漢語學科,作為最早、最主要的參與者,趙坤通猜與中國機構合作從編寫教材、教師互換開始,直到2006年「在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下」創立岱密中學孔子課堂,至今已近8年。
泰國曼谷市岱密中學孔子課堂泰方校長蘇坤塔,與趙昆通猜一起走過了這8年。「在我們學校中,初一到高三的孩子們都在學習漢語。」蘇坤塔說,由於中國的發展,漢語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種世界性語言,學生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學習漢語的重要性。
在趙昆通猜的推動下,泰國曼谷市438所中小學開設了漢語課程;他參與研發推廣的漢語教材在泰國200多所學校中使用;他開創的「漢語橋-寶石王」盃國際漢語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10屆,累計有來自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近3萬2000名青少年參賽,已經成為中國境外最大規模、影響最廣泛的國際性漢語大賽之一。
10年過去,泰國的漢語學習者,從最初的1000人,發展到將近100萬人。從幼兒園、小學、中學,一直發展到大學教育,漢語教學在泰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在泰國推廣漢語教育,對中國與泰國未來在經濟、文化關系非常有益。」趙昆通猜說,泰國漢語教育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要取決於中泰兩國之間血緣相親、文化相近,這些是泰國漢語教育成功的基礎。
「所有一切,都推動我們今後一個更大目標的實現,那就是中國與東盟之間更為緊密的關系。」趙昆通猜說,泰國作為東盟十國之一,已經做好了和世界接軌的準備,而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在其中尤其值得重視。
「我現在已做好準備,通過文化教育合作,推動中國與泰國之間關系更進一步。泰國的孩子學好漢語,對中國的文化有更深了解,對今後兩國之間無論經濟或其他方面的發展都十分有益。」
隨著漢語教育逐步深入泰國的教育體系和社會各個層面,趙昆通猜又有了新的更為龐大的計畫。
「眼下我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與泰國教育部、中國教育部、中國國家漢辦合作,建立一個遠程的網絡漢語教學項目。」趙昆通猜說,這個項目已經在運作中,一旦在泰國試行成功,將逐漸複製到東盟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