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流通性低 鑄造成本將被砍
2014-08-15 13:49:5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國庫廳廳長納里昨天(14日)表示,硬幣在流通過程中失蹤率高達30%,該廳將尋求降低硬幣鑄造成本,減少因硬幣退出流通市場帶來的損失。
納里表示,為了降低硬幣鑄造成本以及解決硬幣流動不足問題,國庫廳準備降低硬幣鑄造成本,並增加市面上硬幣流通的數量。而目前硬幣的鑄造成本太高,所以降低鑄造成本變成國庫廳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國庫廳發行的硬幣在流通過程中的失蹤率高達30%,每年需要花費3億銖的資金用於鑄造新的硬幣。硬幣在流通過程中失蹤主要是因為攜帶不方便,所以民眾喜歡把硬幣存儲在家裡,或者捐贈給寺廟,從而退出流通市場,而國庫廳卻需要為此不斷鑄造新的硬幣。
他還至此處,國庫廳準備向新政府提議降低硬幣鑄造成本,但考慮到用於鑄造硬幣金屬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所以將提出兩種方案,分別是1、在商場、宗教場所、旅遊景點等重要的地點安裝硬幣兌換機器,方便民眾將硬幣兌換成紙幣。而在火車站、捷運站、投幣點設置硬幣兌換點,讓民眾用紙幣兌換硬幣以購買車票;2、由民間公司負責從寺廟、遊戲室、旅遊景點等場所收集硬幣,政府將給予公司10%的報酬。因為只要收集1億個硬幣加入流動,就可以節約鑄造硬幣成本3億銖。
鑄造從25士丁到10銖的硬幣成本在28士丁到4.4銖之間,今年鑄造硬幣的數量應該在13-14億枚,低於預期的18億枚目標,其中也包括預算撥款不及時因素,但鑄造量不達標不會影響到硬幣流通環節。而回收100枚1990年鑄造的10銖硬幣,目前國庫廳存儲有62枚,同時責成工作人員回收剩下的18枚,因為掌握這些硬幣的流向,回收工作應該不難。
此外,國庫廳不會規定稀有硬幣的價格,只能提供相關硬幣的鑄造年分和硬幣樣本,鑄造使用的金屬等資料。
关键词:流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