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改革元年」 習近平欲超鄧小平
2014-08-24 21:31:0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2 0日隆重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而此前兩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8日在北京主持兩個重要會議,包括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及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釋出重大信息是北戴河會議落幕,中共已完全確立習近平對大政方針主導權。最引外界關注的提法,是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顯示習近平正試圖加速翻過屬於鄧小平的一頁,展現超越鄧小平、開啟新時代的企圖心。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說法,去年底中共18屆三中全會文件就出現過,但並未引起外界特別關注。如今由被官媒捧為「中興領袖」的習近平親自提出,自然別具意義。
儘管「改革元年」提法和「中興領袖」一樣,可能隱含對習近平之前四位領導人有不敬意味,頗具爭議,但在習權勢如日中天的此刻,已無人再計較短長。中國全面進入「習近平時代」已勢不可擋,本月北戴河會議更確定大改革、大轉型的未來路向。習近平反覆闡釋並積極推動的「頂層設計」,則昭示由「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設計的中國發展路徑,經歷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和胡錦濤30多年踐行後,已走到轉折點。習近平將嘗試開闢新路,借用官媒說法,這是「一場悄然的革命」,或「改革2.0」版。
習近平尋求在歷史定位上力超鄧小平,並非一時頭腦發熱,而是有一定憑藉。一,他以「歷史擔當」為名,通過設置各種「小組」,廢除各行其是的「常委制」,實施實質上的「總統制」,因此毋須由別人冊封「核心」,已自然集權成為核心。與鄧小平當年在大政方針還受其他元老持續制約相比,目前中國無任何一股政治勢力,可對習推行的新政挑戰。
二,從胡耀邦以降,直至胡錦濤的30餘年執政,中國國力厚植,能以強勢地位屹立亞太地區,也讓習近平有本錢在一定程度上施展拳腳。三,美國歷經連續兩場戰爭及金融危機,國力下降,使趁勢崛起的中國有機會和實力重新檢視與美國和西方列強的關係,國際大環境丕變。
鄧小平在特定歷史時期,以特定的人治手段治國,儘管帶來中國數十年無國家能及的經濟高成長率,但後遺症也十分明顯:「摸著石頭過河」的非科學決策難以持久;「白貓黑貓論」導致片面追求GDP,造成環境惡化,父債子還;「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導致官商合體成暴發戶,腐敗嚴重,貧富差距懸殊,頂端1%的家庭擁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財富;「允許軍隊經商」導致軍隊腐敗,軍心渙散;「穩定壓倒一切」政策則孵化出周永康之類「政法怪獸」,使大陸維穩經費超過軍費,卻越維越不穩,社會矛盾一觸即發。
習近平憑藉「紅二代」的歷史使命感,欲當一個具強烈轉型色彩的改革派領導人。從他逾一年半的施政看,改革步伐的確不斷加快,例如開放「單獨二孩」、廢除勞教、戶籍改革、公務車改革,再加上最新提出以「均貧富」為目的的央企負責人減薪方案等新舉措,都可看出他試圖破解一些在胡錦濤任內懸而未決的難題;反腐是最受外界關注、最能直接體現「習近平新政」的表象,自習上任以來,已有近40位副部級以上高官落馬。
不過習近平要建立劃時代的功勳,厚積超越鄧小平的政績資本,並影響中國未來至少3 0年走向,這些還遠遠不夠。首先,習近平死守「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原則,以毛澤東的風格走鄧小平的路線,經濟上比鄧更自由,政治上比鄧更集權,卻未用他擁有的空前權力開創中國的自由民主,如不改變將決定他不可能站到比鄧小平更高的歷史高度,領導中國。
其次,習一再強調「頂層設計」,希望以下一階段「改革設計師」名銜與鄧小平齊名。但事實上中國當前最缺的不是「頂層設計」,而是系統貫徹力量不彰,即「政令不出中南海」,因此加強吏治,提高執行力遠比頂層設計重要。
第三,習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社會、政治而非經濟,他須在未來八年任期中把更多精力投注到建立更平衡的社會、更多公眾參與決策,以及建設法治社會上。
習近平如能審時度勢,在這三方面有宏大建樹,他或許會成中國歷史上偉大的領導人之一。
关键词:習近平欲超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