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B:3風險導致經濟成長緩慢

2014-08-27 13:08:0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聯昌銀行(CIMB)預期過渡政府建成後,形成對國家更加有效地管理,有利於國家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社會家庭債務水平較高、出口產業結構缺陷和勞工短缺三大風險因素,可導致泰國經濟增長緩慢。 
 
泰聯昌銀行研究處負責人安蓬貼表示,國家立法議會推選陸軍總司令、國家維穩委員會主席巴育上將擔任泰國第29位總理後,研究處認為組成新內閣及新內閣負責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政策後,泰國經濟將會更好地復甦,扭轉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負增長0.1%的局勢。
 
新內閣就任將會大力督促財政預算經費支用和讓投資者、消費者加強信心。不過,研究處認為泰國經濟復甦形勢雖好,但卻不可能像過往那樣出現迅猛的增長,畢竟經濟結構已經發生改變。
 
同時,研究處認為泰國經濟增長面臨三大風險因素,一是社會家庭債務高企,在2013年末階段社會家庭債務總額對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高達82.3%。社會家庭債務加重帶來的後果是社會家庭用於其他消費的可支出款項減少,使得在國內生產總值占比達50%的消費總金額會受損,今後階段社會消費不可能出現較快增長。建議新內閣不應採取民粹主義政策,過分地拔高民眾超過合適程度的消費;二是泰國出口的增長前景,泰國出口存在結構性問題,在於泰國不能進一步提升生產技術和無法滿足國際市場變化迅速的需求。如果泰國投資者能獲得外國投資者的技術轉讓或實現自主技術升級,則可以幫助泰國出口可克服技術瓶頸的問題;三是勞工短缺是泰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嚴重風險,如果勞工減少,國家經濟則無法取得較好的發展。解決的辦法是努力為商品製造提供足夠多的勞動力,或進一步提高勞工的效率,同時加強應用先進技術、加強教育培訓和加強降低其他方面的生產成本。 
 
安蓬貼還表示,政府加強投資以幫助降低運輸成本,為泰國民企未來可提升競爭實力,其中2兆4000億銖發展專案可有利於推動泰國經濟實現增長,或在未來不出現倒退。建議正在組閣中的新政府要努力增強各方面的信心,讓大家相信國家投資會長期進行和推進,雖然國家維穩委員會退出政權管理,就內閣上任也會繼續推動既定的國家投資方案,不會出現大的停頓,如果民間對政府今年、明年乃至長期的投資沒有信心,就不會全力跟進投資,這樣泰國經濟迅速增長就無法實現。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