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會對經濟整合的地位與貢獻

2014-09-09 11:19:1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盟-中國博覽會(東博會)秘書長鄭軍健日前表示:第11屆東博會將於9月16至19日在南寧舉辦。東博會是區域經濟整合組織所建構的獨特新機制,自2004開始運作以來,依託於「東南亞國家聯盟-中國(10+1)自由貿易區」之下,互為表裏,既促進東盟(10+1)自貿區建設,形成區域整合一體化的亮麗指標;另也提供了市場內在動力,同時成為東盟進一步開展的好平台。東盟(10+1)自貿區內各國,理當對於東博會的地位、內容、特色,有深入了解。並從東博會找到商機和營利,與同儕合作推動更輝煌的前途。
 
將登場的第11屆東博會,據主辦單位說,單是展位就比去年成長約30%,展位供不應求,使有意參加的各方事主向隅者不少。由於東博會具有為各國商家共同發展提供新機遇的指標性地位,其展出經過歷來一直備受注意。而東博會自始就沒有讓外界失望,經營得一年比一年興旺。該會堅守著雙向互利原則,以10+1自貿區內的經貿合作為重點,面向全球開放,贏得了信賴。在商言商,為企業分享自貿區建設成果,所以能夠克服世界金融海嘯和區域性政治齟齬造成的破壞,維持快速發展,令外界感到佩慰。
 
東博會於20 0 4年辦理首次展會時,東盟10+1自貿區的先期成果「早期收穫計畫」才開始付諸實施。當時東盟和中國雙方貿易總額剛達到1059億美元,隨後2005年、2006年雙邊貿易額每年淨增近300億美元。2007年達到逾20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提前3年實現了突破2000億美元的目標。2008年達到2311.2億美元,縱使遭逢世界金融海嘯猛撲,同比增長仍有13.9%。加上接著的經貿逆勢成長,東盟、東博會的年貿易紀錄,達5000億美元是指日可待的。
 
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屬已完成或正在推動談判的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區協定,非正式數據約在400宗之譜。但是能如東盟10+1自貿區有明確決策、並逐年舉辦博覽會,為各國商家共同發展提供新機遇者,並不多見。因此東盟、中國貿易額不久將成長達5000億美元目標,是體制機制的健全、決策與執行順暢的結果。事實上,東博會活動主題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洽談、高層論壇、文化交流於一庫。以靈活多元方式,促進自貿區建設,終於成為東盟與中國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為各方而樂於接受並積極投入,是可以理解的。
 
近年來,在國際商務需要的推動下,各類型博覽會已被視為一種可資揮發的工具,乃使「會展經濟」蔚為顯學。除了會展園區設計建設趨於現代風格、舉凡會展創意設計、會展行銷策畫、會展金融、會展嘉年華等項目,都由主辦當局按情況納入,依展例規範引導,於是會展亮點多、嘉賓多。東博會在這種時尚下,更是充分利用了軟硬件如地緣設施,使與會菁英能滿載而歸,懷有不虛此行的感覺。籌辦展會者配合時代需求,將東博會活絡化,有其可貴貢獻。
 
東博會所在的南寧,多年前即由中方行政體系批准,設立為保稅務物流中心,建成對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商貿、加工製造基地,已具相當現代化規模。加上當地旅遊資源豐富,北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南接北海銀灘,離跨國的德天瀑布不遠,並將大明山、綠城風情、商務展會、休閒度假,打造成體現南寧特色。所以南寧既合於商貿,也可安於空靈,對各色人等都有吸引力。地靈人傑,是一處有利於永續發展與開拓的環境,也是現代會展成功的典型。
 
東盟10+1自貿區和東博會的結合運用,推動東南亞區域經濟的繁榮昌盛;從另方面看,也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佳啟迪。有了東盟10+1自貿區的成功表現,接著又有東盟10+3、東盟10+6自貿區的談判。東盟名下的一連串區域經濟整合,在以往經驗引導下,勢必為亞洲創造一番榮景,為青史流名。
 
关键词:地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