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真假民主對立 亟需退場機制
2014-09-26 10:22:3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香港進入回歸以來最嚴重的多事之秋。由香港專上院校學生發起的五天罷課,22日拉開序幕。罷課首日,有1.3萬名學生參加,24日進入第三天,數百人響應號召在中環鬧市「突擊」遊行,宣傳罷課理念,要求行政長官梁振英與群眾直接對話。這次罷課獲數百名專上學院教職員工連署支持,中學生也趕來聲援,學生的口號直接與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的「可以不愛黨,但不可以反黨」唱反調,抗議人大常委會落閘否決公民提名普選,要求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
學生罷課示威迄目前大體平和,但也出現類似北京六四學運和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激烈行為。十多名學聯代表23日拉開鐵馬,企圖硬闖特首梁振英辦公室,與數十名警衛推撞。之後,學聯發「通牒」,要特首在指定時間內與學生對話,否則不排除將學生運動升級。令人擔心五天後,如果罷課訴求得不到滿意答覆,學運是否仿效太陽花學運,衝擊和癱瘓政府,或在十‧一國慶「擺宴」佔領中環?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已在「臉書」發出準動員令,將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年的大慶之日,作為「佔中」行動日。如此,香港學生運動與市民的「公民不服從」抗爭可能升高,將給香港帶來巨大政治風浪。有人擔憂,重視顏面的中共如無法容忍,親北京人士放話「不惜流血」、坦克開上街頭,或廢除香港特別行政區,改為直轄市是否成真?或如官媒「環球時報」所言,示威可能讓東方明珠陷入與泰國、烏克蘭類似的動盪局勢?
隨著一波波圍繞普選方案的爭議,港人對未來前途逐漸悲觀。中文大學對1006名香港居民所作新民調,由於對港府和北京普遍不信任,對政治前景不樂觀,21%受訪者表示要移民;對「一國兩制」信心跌至38%。這種失望、出走心態,與1997年前大移民後來回流潮對比,或許沒人怕,但這是民心冷暖,當局萬勿等閒視之。
持平觀點看,北京對香港特首提名權的堅持,想保證「愛國愛港」的人當選,就是選中共放心的「自己人」,確屬自信不夠的表現,但已退無可退。以大陸對香港各方面影響力,哪怕依泛民派主張,讓港人有公民提名權,推舉自己候選人,但如北京全面或暗中輔選,「一人一票」真選出和北京唱反調的特首,該檢討的就是中共,而非怪罪泛民派了。
北京如今高高在上心態未變,插手香港民主程序有「基本法」作基礎,卻難掩飾「施捨」心態,認為香港民主是中央「特許」;加上懼怕特首選舉讓外國勢力介入,使香港成未來催化中國民主化運動的「灘頭堡」,所以寸土不讓。
反觀泛民派和學生,現在也絲毫不讓。學生闖梁振英辦公室要求對話、發「通牒」挑戰特首,心態和作為很類似台灣太陽花學運。讓人聯想「唐獎」得主、史學泰斗余英時教授說的,「香港人不能做乖孫子,否則最後會變奴隸」;但余教授也說過,「不聽我的就要革命,這不是民主」。站在對立面的北京和學生市民,現在都標榜「民主」,但民主難道就只是「你要聽我的」,而沒有妥協退讓空間?譬如,北京能否再開個「真普選」時間表,取得雙方認同諒解?這或是今天香港僵局無解的關鍵。
香港逐漸走向議會民主,對民主派和學運來說,要認清民粹主義並非香港出路,要「去大陸化」、與大陸13億民眾分道揚鑣更是歧路。相反,堅持民主和理性,回頭檢查有沒有「得」,「一人一票」選特首,是前進一步或後退一步?難道要一步到位,才算真民主?中道漸進訴求,有時反可得道多助。香港在英國統治時期沒有民主,但法治建設可圈可點。學運和「佔中」想培養民主,也該珍惜法治,勿以暴力行為給北京強硬和拒絕再改革的藉口。因此,學運和泛民領袖實須早日制定好可行退場機制,見好就收。
同樣的,北京要穩定香港局面,單靠高調安撫富豪不夠,也不能藉黎智英捐款案,想把立法會民主派妖魔化和趕盡殺絕,那無異在把民主運動逼上絕路,讓港人陷入難以承受的動盪。既然標榜「一國兩制」,習近平主席公開大談「民主不是裝飾品」,就該讓香港走向議會民主,早日允特首真正普選。北京該學習妥協,把危機轉化為香港向高處提升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