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尊孔 建孔子加馬克思新威權
2014-09-29 10:31:4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自古是有政教合一傳統的國家,任何朝代都非常重視維護正統教化權威。中共作為現代革命政權,視意識形態陣地的爭鬥為政權生死存亡攸關的大事。因此,習近平24日以黨總書記和國家主席身分出席紀念孔子2565年誕辰,向國際儒學第五屆大會發表對孔子、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態度的長篇講話,在央視「新聞聯播」長達八分鐘報導,看來是關係中共未來和中國文化信仰價值轉化的大事。昨天(28日)是孔子誕辰,我們試予解析。
中共對待孔子的態度天翻地覆,是一種非常困難的歷史轉型。毛澤東晚年曾向姪子毛遠新斷言道:「我們共產黨人是從批孔起家的。我們決不能走歷朝歷代批了再尊的老路。如果沒法統治或者遇到難處了,也到了要把孔子請回來,說明你共產黨也快完了。」開國之君「毛太祖」以尊孔、反孔界定中共本質存亡的論斷,雖然有點詛咒意氣在內,但仍讓後繼者不能不小心處理孔子問題。僅僅三年前,2011年春,國家博物館在天安門廣場推出高大的孔子塑像,距毛澤東紀念堂不遠,卻引發爭議,迫使塑像一個月就被灰溜溜搬回室內,可見紀念孔子對中共的象徵意義和爭議的嚴重度。
習近平上台近兩年,集大權於一身,聲勢直追毛鄧。他一年內三次高度推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尤其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精神。一,去年1 1月參觀孔廟,並發表不公開講話;二,今年五四到北大,牽手儒家泰斗湯一介教授,親切問候,關心儒藏編篡。三,這次以最高領導身分正式公開崇揚孔子和儒家精神。
習近平不會不知此事的政治象徵意義。9月10日是中國大陸的教師節,他訪問北師大,不贊成去掉古詩詞學習,認為是「去中國化」。隨後出訪印度的萬尺高空,還不忘提醒繼續傳承優良文化。他一再為傳統文化撐腰,不僅是個人喜好,更在樹立中共意識形態「三個自信」的歷史文化基礎。
「政教合一」的天子傳統,是中國政治特色。缺少正統和道統的權威支撐,無法確立政權合法性。中共前30年的合法性,建立在馬列主義信仰,比起政教分離的西方,中共更為偏執。對知識分子不斷思想改造,要求他們又紅又專,九評蘇共修正主義,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神化毛澤東,文革批林批孔。左的革命意識形態,到非撞牆不能止。鄧小平殺出回頭血路,但不問姓社姓資的實用主義,在中國也長久不了。
僅憑藉經濟成長績效,贏得政權合法性是靠不住的。中共後30年,經濟上去了,道德人心下來了;中國人荷包滿滿,四顧茫茫,人心惶惶。正如官方網站解釋為什麼要迎回孔子,巨大心靈空虛,沒有很好的文化填充、引導,整個民族會加速墮落進「中等收入陷阱」中。
「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是中國新富階層「精神世界的塌方」。明星吸毒、嫖娼,官員大面積腐敗,媒體從業人員不守職業道德,各種光怪陸離,令人目不暇給。快速現代化和社會變遷帶來的精神失常,普世皆然,但中國特別嚴重。西方還多少有宗教的外在約束,而中國人不信神、不信鬼,行事更加無所忌憚,只信錢,有錢能使「黨」推磨。
習近平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夢,似建構在黨的政教合一新權威之上。鴉片戰爭以來,強勢的西方文化把中國打得落花流水。中國知識分子喪失自信,歸咎傳統文化,孔子首當其衝,儒家成為眾矢之的。
救亡圖存,學習西方,走捷徑,越激進越受歡迎。100多年來追趕現代化,中國之體已西化為「西體」,但適合中國心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仍未尋得妥適的「中用」。中國人必須立足回到中國傳統源流,才能心安理得。現在終於到重新迎回孔子的時代。
毛澤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中國法家富強之道加上西方最激進革命階級仇恨動員,結果天翻地覆。如今到了追求秩序,恢復民族精神依托的時代。發揚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之道。習近平指出,這些是有別於其他民族,是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獨特標誌。他強化領導,就是想「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的新現代版;他嚮往的是「政者正也」的世界。「孔子加馬克思」可能成中共立足21世紀,重回政教合一的新意識形態。
关键词:習近平尊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