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心靈契合強化關係 目標是誰?

2014-10-08 18:07:5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印度總理莫迪日前訪問美國,歐巴馬總統在白宮接待他,兩人都試圖在會談中表達善意。雖然雙方未能針對重要議題獲致成果,但雙方卻在相同價值體系與共同目標上,取得高度共識,多少影響日後美印關係和亞洲大國間的互動。
 
從一些發展看,美印關係也許還需更多時間才能化解雙方在稅負、貿易與民用核能合作等領域的歧見。但美印同為民主大國,至少在共同理念、意識形態、價值體系,及只存於自由民主國家才能進行的國防、反恐與情報合作,營造出良好氣氛。
 
莫迪29日在白宮接受歐巴馬晚宴款待,正在宗教禁食期間的莫迪整場晚宴只喝白開水,但做客的他,卻頻頻勸主人和其他貴賓享用國宴一道道美食。次日上午,莫迪再度進白宮與歐巴馬會談,針對許多議題交換意見。
 
外國領導人訪美,通常只在行程中某一天到白宮,會晤歐巴馬。莫迪連續兩天應邀白宮作客,頗不尋常,顯示歐巴馬對美印關係及對莫迪的重視。「二進宮」凸顯美國急欲和印度加強關係的意圖,以補償莫迪的心理。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經濟發展潛力無窮,更是雄踞印度洋與太平洋的軍事大國。美國前總統小布希說,美印兩國是「天然的盟友」,不僅都是民主大國,更因兩國都視中國為潛在對手。
 
有媒體說,白宮邀請莫迪訪美是希望重修舊好,用語似欠精確。因為美印並未交惡,只是美國國務院與莫迪個人之間有過不愉快。2002年莫迪擔任印度古茶拉底省首席部長期間,爆發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間的流血衝突,上千人喪命,美國國務院認為莫迪難辭其咎,並在2005年註銷莫迪的美國簽證,將他列入黑名單。
 
香港「佔中」運動爆發,為莫迪與歐巴馬提供難得機會討論民主體制優點。兩個民主大國領導人在白宮暢談香港佔中,自然拉近距離。可以想見,他們「心靈契合」程度,必遠超過他們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契合度。
 
近年由於印度種族紛爭與恐怖組織企圖在印度興風作浪,印度記者和公民言論自由都有遭擠壓趨勢,但據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排名,印度在新聞自由國家中仍名列前茅,俄羅斯與中國則被列為「沒有新聞自由」國家。
 
長期以來,印度視中國為最大勁敵,印度政治與學術界最流行的中國名言,就是「一山不容二虎」 (One mountain cannotentertain two tigers)。這也難怪莫迪在「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Relations)發表演說時公開指出:「21世紀究竟是印度或中國人的世紀,還有爭議呢!」
 
儘管歐巴馬與莫迪並未解決美印在稅負、貿易與民用核能合作等領域的歧見,但雙方同意恢復一項十年期的國防合作架構,建立海上安全與乾淨能源合作關係,加強反恐合作與情報交換。印度已從美國引進C-17運輸機,相信未來美印可能在軍事演習、武器研發與銷售、反恐合作與情報交換等出現更多國防合作。
 
但若要說美印加強關係能促成雙方建立軍事聯盟,則又大謬不然。首先,印度在後冷戰時期一直遵循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儘管新德里視北京為潛在對手,但印度仍與中國維持密切經貿關係,甚至連反共意識形態較強烈的莫迪也不例外。
 
印度高度依賴俄羅斯的高科技武器,但也從美國引進軍用設備與運輸機,並與美國經常舉行聯合軍演。印度未來外交將謹守獨立自主路線,在戰略上則維持不結盟策略。
 
其次,由於共同的民主體制、意識形態與價值體系,印度傾向選擇美國作朋友,但並不表示,印度不會與鄰近的中國或較遠的俄羅斯交朋友。也許親疏有別,但美、中、俄都是印度的朋友。
 
第三,基於地緣政治與戰略考量,即使「一山不容二虎」,印度仍需與中國周旋。對新德里來說,與俄羅斯維持合作關係,有助印度取得比中國更高規格的同型武器;與美國交往,除了民主國家之間較不會出現戰爭外,民主國家間也聲氣相投,在緩急之間,可相互聲援。
 
歐巴馬以高規格接待莫迪,也許表面看收穫不大,但國家之間本就「君子之交淡如水」。國際社會,一個國家必然注意其他國家的一舉一動及後續影響。既然俄、中都競相拉攏印度,美國又怎能自外於這個權力遊戲,自我邊緣化。
 
关键词:美印心靈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