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觀庫克訪中國 查克柏格秀中文

2014-10-28 18:24:5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科技界大亨不約而同齊赴中國訪問。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接受中國媒體專訪,預言未來中國將成蘋果最大的收入貢獻國,承諾蘋果將對中國「瘋狂投資」。無獨有偶,臉書創辦人查克柏格也到北京,應清華大學之邀和學生座談,出乎意料地直接用中國話,接受30分鐘座談應答,推崇中國是偉大國家,中文很難,他願意接受挑戰,希望臉書能幫中國連結全世界。
 
查克柏格的中文秀,固然因他是「中國女婿」,有強烈個人動機。意在言外的是,臉書放眼中國市場的長期策略未變,目前雖遭「防火長城」封阻屏蔽,但希望有朝一日登陸的想法始終不變。所以查克柏格說,臉書已有許多中國合作夥伴,也招聘中國人才,設立辦公室,「臉書已經在中國」。這招中文秀爭取中國人心,顯然奏效。
 
雖然中國不對臉書等境外社群媒體解禁,但據估計,臉書在中國有9500萬個使用者翻越「長城」,全球擁11億活躍使用者,是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而中國最大社群網路QQ空間約有7.12億使用者。市場評估,只要臉書能登陸,大陸潛在用戶至少是美國用戶兩倍以上,對臉書的市值與發展,吸引力不言可喻。
 
蘋果iPhone 6剛在中國開賣,就接到2000萬支訂單,甚至因而造成全球缺貨,難怪庫克這麼興奮。不過,還沒進中國,工信部就發布消息稱,審核測試時,發現iPhone 6存在洩露個人隱私的風險。被約談後,蘋果作出多項承諾,終獲iPhone 6的入網許可。庫克此行與中國官方針對「通信安全」深入交換意見,內容為何,外界與市場都好奇。
 
中國市場利益與風險,對跨國企業是兩面刀。一方面巨大市場潛力與發展,沒人敢忽視;另一方面,政策變化風險極大,中國官方和市場間的微妙關係,讓評估更難下手,從谷歌、推特到微軟、蘋果,沒人能輕易在中國市場闖關。
 
北京對跨國公司審查越來越嚴,對網路監管政策也越來越緊。西方人士形容,最近的網管就如北京霧霾一樣,「無法擺脫又渾沌不清」。今年初,谷歌因史諾登曝光美國政府監控,開始對使用者搜索和結果加密,造成中國官方網管困難,中國政府索性大量封鎖其內容,讓谷歌在大陸市場用量大跌,卻有苦難言。
 
7月底,中國反壟斷調查人員突擊搜查微軟在大陸四個城市辦公室,經理遭盤查,並拷貝取走大量碟盤數據;生產大型芯片的高通(Qualcomn)也受到反壟斷調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說,互聯網管理在中國的底線思維,就是遵守中國法律,具體化來講:一、維護中國國家利益,這一條很鮮明;第二條是維護中國消費者利益。「我們不能允計的是,占著中國市場,掙中國的錢,又來傷害中國」。
 
魯煒說法很堂皇,只是「遵守中國法律」就是很複雜的事。中共18屆四中全會主題是「依法治國」,除了說明「依法辦事」在中國的困難,需提到黨大會作為改革目標;更重要的,四中5000字公告文本中,15次出現「黨的領導」,不論「依法治國」或「依憲治國」,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保證」;「法治」終究只是「強化法律做為統治工具」的解釋而已。
 
苦學中國話的查克柏格想打入中國市場,得先學會聽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理解習近平親掌「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用心,既要保護大陸互聯網企業發展,又得防止外國「亡黨亡國」的互聯網威脅。除非跨國公司能放棄原則,接受中共監理控管的交換條件,要進入中國市場恐怕是「蜀道難,比講中國話難上千萬倍」。
 
如果臉書等公司為中國政府統治方便,放棄公平、公開、保護用戶的基本理念,等於放棄互聯網自由、可靠、信任、互助的基本價值,其中利弊,不僅是市場問題,而是公司生存價值問題。中共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和庫克、查克柏格座談時說,一個廉潔的政府和風清氣正、規則公平的市場,是最好的投資軟環境。中共強力反腐,或許期待建構這樣的環境,但如果無法改變嚴密的網管作為,面對互聯網的開放世界,終將無法促進中國與國際信息流通的健康發展,如何能開創新局,實現「兩個100年」的中國夢?
 
关键词:秀中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