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習會」開低走高 驚喜連連

2014-11-13 12:17:29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亞太經合會(APEC)兩天峰會11日下午甫結束,美、中兩國就傳出針對資訊科技協定(ITA)擴大降低科技產品關稅達共識。白宮估計每年可為全球資訊產品減少約1兆美元關稅,為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加1900億美元。歐巴馬總統前天親自宣布美中互相大幅延長學生和旅遊、商務簽證有效期,兩國元首12日宣布美中雙邊投資協定和擴大軍事交流、避免發生軍事衝突協議,降低雙方緊張。總結看,這次「歐習會」可謂成果豐碩、驚喜連連,應驗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預告的「中國特色的大驚喜」。
   
這次美中峰會,原先各方都不看好,但觀察家們顯然都跌破眼鏡。歐巴馬時隔五年後對中國第二次國事訪問,東道主中國做足準備,既有元首正式會談,習近平並邀歐巴馬到中南海瀛台夜宴,再夜遊散步,兩人一對一談了四小時,足見雙方都有「促好」的誠意;而峰會前雙方幕僚早談妥各種突破之舉,顯然美中關係遠較表面的緊張還和諧得多。
   
今年歐習峰會,可謂峰迴路轉。有報導指中國因歐巴馬須留在華府,帶領民主黨期中選舉,北京刻意把APEC峰會日程延後到11月10日至11日,遷就歐巴馬行程。但人算不如天算,民主黨選舉失利,歐巴馬「跛鴨」疲態初顯,大大折損在APEC峰會的人氣。他抵達北京前,官媒還消遣他。加上美中在人權、網路攻擊和南海問題諸多摩擦,中美輿論幾乎都不看好歐習會能有太多實質成果。
   
中國方面,強勢的習近平與美國博弈也咄咄逼人。先在APEC峰會前夕與美國近鄰加拿大宣布,在多倫多建立北美第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將人民幣挑戰美元的戰略據點推進美國「後院」。隨後,中國在APEC會議期間宣布出資500億美元,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再投入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融資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和產業合作。中國未來十年將對外投資1兆2500億美元,被認為想在亞洲當「一哥」,排除美國在亞太影響力;BBC甚至評為這是北京的「金元外交」大戲。
   
而中國主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與美國倡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打擂台,挑戰美國在亞太貿易主導權,最後關頭卻獲得美國盟友在內的APEC各成員國支持,被認為是美國外交一大挫敗。
   
這麼多不利美國的條件下,美中關係還能取得意外進展,頗為不易。固然這是因中國經濟實力,美國也壓不住,分居世界第一、二大經濟體的美中,本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只競爭不合作;而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更屬現實利益。譬如延宕17年的資訊科技協定降稅共識,下月在日內瓦交付ITA的54個經濟體談判簽署後,也將為美國帶來6萬個工作機會,令人鼓舞,美國怎可能拒絕。
   
歐巴馬11日晚對習近平說,他希望將美中關係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水平。他強調:「在美中兩國能有效合作時,整個世界都會受益。」習近平則指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戰略不能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滿足於早期收穫,還要繼續向前走。兩國元首的表態高瞻遠矚,說得極是。
   
而推動兩國進入實質合作新階段,世界各地廣大華人也將受益。以互相延長留學、旅遊和商務簽證為例,將為華人提供很大方便,也為美國帶來大量工作機會。白宮估算,新簽證協議將給美國經濟注入數十億美元。2021年,中國遊客每年給美國經濟貢獻將達850億美元,並增加44萬個就業機會。
   
多年來,中美關係基石的兩國經濟關係,一直磕磕絆絆,貿易失衡、中國嚴控匯率,最近中國對微軟等美國大型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而美國針對中國網路攻擊起訴五名解放軍軍官,被中國視為由對話轉向對抗的不友善行動;美中機艦在南海和太平洋對峙,更隨時可能擦槍走火。這些競爭如能藉由歐習會從此柳暗花明,或至少能逐步降低緊張,美中都同蒙其利。
   
美中戰略競爭的態勢目前難改變,但至少該避開螺旋式上升模式,有分歧、有競爭也該有妥協合作。據報導,中日領袖能「破冰」會晤,美方私下斡旋出力不少,這正是美國該展現的世界領袖風範和力量。歐習會能如此「開低走高」,但願它只是開端,未來美中能繼續改善關係,應符合兩國人民利益。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