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講座 張亞中談兩岸統合

2014-11-13 12:17:5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中華會館於12日在文華大酒店舉辦第19次中山講座,邀請台灣台大政治系所教授、台北「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就「兩岸統合與民族復興」舉行專題演講。
   
現場座無虛席,不僅曼谷華文媒體記者踴躍出席採訪,僑界賢達早早抵達現場,演講時勤做筆記,可以想見僑界對兩岸問題的關心。
   
張亞中的主要論述,是在國民黨的不統不獨、民進黨的台獨、共產黨的一國兩制的僵局外,兩岸應該有更好的政治選擇,他提出的主張是「統合論」。
   
張亞中說,國、民、共三黨提出的主張,都解決不了兩岸的問題。兩岸目前簽署21項協議,但都是經濟文化交通等交流,不及於政治,一旦走入深水區就窒礙難行。如果習近平接受分治、馬英九反對分離,共同作出承諾,兩岸統一就有了基礎,兩個領導人可能因此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張亞中認為,兩岸缺乏統一機制。中國大陸官員一再強調「兩岸一家親」,但這個親是什麼親?父子或是兄弟?或是主從?
   
張亞中舉港澳為例,港澳回歸後,與北京之間成了主從關係。港澳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法源,都是北京憲法。回歸前沒有磨合期,也沒有磨合機制。
   
張亞中表示,兩岸政治情況和港澳大不同,如果北京想要和平統一,就得把台灣人「當人看」。他舉例說明,北京既然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的貨物賣到大陸為什麼要打稅?
   
張亞中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來解決兩岸問題,所謂三憲,是指在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外,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成立第三共同體。比如成立南海共同體、東海共同體、食安共同體、文化共同體等等,兩岸共同參與,自然就「合」。
   
在實際運作上,張亞中提出幾點主張:
   
第一,中國大陸簡體字修正150字,兩岸文字幾乎可以相通。第二,學校教材統一百分之五十,讓兩岸學子有共同的學習。第三,還歷史事件原容貌,比如雙方說法不一的對日抗戰。第四、對「中國」統一表述。 
   
最後,張亞中以給人方便、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四個原則,奉勸兩岸政府為統一打開方便之門。
   
 
关键词:中山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