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跨年慘劇 敲響社會素質警鐘

2015-01-03 22:13:0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迎接2015年的歡樂時刻,上海外灘31日深夜發生跨年人群踩踏事故,導致36死、47傷,全市慶祝活動全部取消。事故一度傳聞是一家台商酒吧撒「假美鈔」代金券引發推擠,但警方調閱監控錄影,排除此說;肇因似在群眾擁擠互踩,主辦方和警察疏導管控人流不當。網路上很多華人自我針砭,認為中國國民素質有待提升,警方管控能力也太差。
 
這件不幸,死者都是年輕人,新年的歡樂瞬間變憾事,36個年輕生命再也盼不到2015年來臨,讓人惋惜悲悼。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已要求全面調查事件原因,令各地吸取教訓,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我們認為,亡羊補牢可借助外國經驗,但也只是治標;治本恐須從國民教育提升著手,並非短期就能立竿見影。
 
群眾奔踩造成重大傷亡,全球並不少見。近20多年,包括穆斯林麥加朝聖、印度宗教節日、非洲小國音樂會、世界杯足球資格賽、英國球場倒塌等,類似奔逃互踩導致數十、數百至上千人的死亡事件,不下數十起。最悲慘事故是1990年麥加朝聖,1426名朝覲者被踩死或窒息而亡。可見大規模人潮聚集有其潛在危險,並非「人多熱鬧」的簡單輕忽概念所可涵括。
 
從事件可見,中國經濟崛起,部分「硬體」建設漸迎頭趕上先進國家水平,某些基礎建設如高鐵網絡「後發先至」,甚至已領先發達國家。但中國「首善」和最國際化、最先進的上海,政府應對大型群眾集會的思路和措施,竟只是很初級的維持秩序、管制交通等作為。群眾也缺乏自發性維護秩序和安全觀念,思維「軟體」太差,正印證硬體的形貌易山寨,軟體的內在精髓難學好的說法。
 
2014年,中國上億人次出國觀光,班機上打架、對空服人員動粗、在高級旅館和觀光勝地行為醜陋,臉丟到國外,同樣屬「軟體」不足。跨年慘劇發生,人們自然想問:先進國家數十萬至上百萬人的活動,紐約時報廣場每年跨年迎新,近百萬人聚集,恐襲陰影下,仍年年平安,未見人踩死人災難,中國卻發生了,為甚麼?
 
中國人口冠全球,人口密度大是國情、是籌碼,但也成負擔。「人禍」明顯見到可防而未防的疏忽:一,人流分隔和管制。以紐約時報廣場跨年為例,封閉十幾個街區能容納多少人,警方早有評估,不同出入街口都派警察嚴守,活動區內也用臨時欄柵區隔不同小區,一旦人數達飽和,即一區區限制進入;各區之間群眾也不得相互流通,以免造成衝擠,或人潮擠向舞台,發生意外。
 
二,各區之間設緩衝區或逃生巷。人群密集的各區之間,都有數公尺寬的無障礙空置地帶,作為一旦意外發生,群眾可快速逃離的通道;也可防人口過密,產生空氣稀薄,民眾窒息等意外。
 
三,現場全盤掌控和任務協調機制。警方調派大量警察維護秩序,以防萬一。直升機和大樓上設點監控、指揮,甚至配備望遠鏡監視群眾和狙擊手,防範恐怖分子興風作浪。萬一出事如何救援、醫護,逃生路線協調,每項作為都力求天衣無縫,萬無一失。
 
四,更重要的,民眾須守法、警方也須嚴厲執法,公共安全和嚴守秩序「內化」進每位市民性格中。九一一事件兩座世貿摩天大樓,每天近5萬人上班,樓下每日遊客不下20萬,被兩架客機衝撞著火後崩塌,初始估計死亡達2、3萬人,但最終統計死者僅2700多人,包括捨身進大樓救人的343位消防員。主因就在公眾守秩序,能遇事不亂,讓弱小婦女先逃,安全樓梯混亂中仍被民眾自動區隔成左右側,讓逃生者和進入大樓的消防員左右分流,不致對衝。所以從火起到全面崩塌約一小時,九成以上的人都能逃離,傷亡比想像少,歸功於群眾的鎮定和守秩序。生死交關、命懸一線間,這種美德和精神就是國民素質,足令聞者動容。
 
反觀上海跨年慘劇,上述環節似都缺乏。中國警察力量冠全球,守護民眾的力量卻如此薄弱,政府和主辦方難辭其咎,說明與發達國家「看不見的差距」還大;摩登高樓表象下的人群,文明和社會素質與先進國家差距尚遠。這也片面解釋中國有條件者為何追求移民國外。「國家安全」的最優先順序,不在壓制異議和維穩,而應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北京和各級政府能不借此省思乎?
 
关键词:上海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