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分配 已成左右全球政局關鍵

2015-01-07 08:40:0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法國政府新年元旦公布該國最高榮耀的「榮譽軍團勳章」入圍者名單,但著名經濟學家、也是「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wenty-First Century)的作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卻拒絕接受提名,以表達對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政府的不滿。事實上,歐蘭德在競選期間曾倡言將對所得超過百萬歐元的富豪課徵75%的超級稅率;但當選上台後卻食言而肥,讓皮凱提大失所望,他目前的舉動當然也就不足為奇。
 
皮凱提在「21世紀資本論」一書中,以20多個先進國家200多年的稅收和遺產資料著手,分析全球財富分配的動態演變。他發現長期以來,全球財富是在集中的趨勢之中,其中少有的降低時期,是因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和高累進稅政策,才破壞分配不均的趨勢。各國政府應該以賦稅改革,例如年年課徵「資本持有稅」來補助教育及健保,才能獲得社會永續發展的機會。
 
「21世紀資本論」在去年4月出版後,立刻洛陽紙貴,熱銷150萬本後,榮登同年全球暢銷書排行榜之首;皮凱提也被「經濟學人」雜誌譽為「現代的馬克斯」。成名後的皮凱提邀約不斷,11月受邀前往台灣演說及座談,建議課徵「富人稅」來解決貧富不均的現象。
 
皮凱提能快速翻紅,和「21世紀資本論」一書盡致淋漓地描繪當前經濟的病態,吐露了薪資不漲的中下階層民眾的心聲有關。的確,瑞士信貸銀行去年底發表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全球48.2%的財富總額;全球最富的10%人口,擁有全球87%的財富。全球財富不均現象持續升高的結果,可能造成經濟衰退。
 
約略同時,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女士也發出警告:美國所得較低的一半家庭,所擁有的財富已經從1989年的3%,下降為2013年的1%。政府政策雖可扭轉部分不均,但從經濟不景氣以來,公共部門補貼早期教育的支出從未增加,而高等教育的成本卻持續升高,窮人的教育機會越來越差。美國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跨國研究(44國)發現,無論是已開發、新興或開發中國家,民眾都認為貧富差距在持續惡化。調查指出,通貨膨脹和缺乏工作機會,增加不同階層的流動困難度,讓貧窮和富有都成了「世襲」現象。
 
台灣去年春末發生「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太陽花事件」;香港在年末發生「佔中事件」;美國在更早之前發生「佔領華爾街事件」,甚至中東國家發生的「阿拉伯之春」革命運動,其實都和年輕人工作機會有限、薪資長期不漲、都會區房價高升、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有關。台灣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在最近地方選舉大敗、美國執政的民主黨在期中選舉失利,其實都反映了執政者在貧富不均加大的情況下,如無法有效且迅速地扭轉趨勢、強化分配,必定在選戰中慘遭滑鐵盧。未來,全球執政當局面對同樣的挑戰將越發嚴厲,各地政局也將視其主政者應付這種挑戰的能力高低而定。
 
然而,情況似乎也有樂觀發展。繼美國推出「肥咖條款」(FATCA),針對富人的跨國財富追稅之後,近60個G20和OECD國家也出爐全球版的肥咖法案-「金融帳戶資訊主動交換共同申報標準」(CRS),要求全球金融機構定期向稅務主管機關申報帳戶持有人的特定個人和法人資料。這將提高許多「租稅天堂」的透明度,讓「避稅天堂」大量減少,消弭窮人的部分怨懟。
 
然而,這些努力只能針對富人的「逃稅」現象進行矯正,和皮凱提所說的「財富分配」正在惡化其實並不相同。要進行皮凱提所建議的課徵「富人稅」或「財富持有稅」,必須先有詳細的個人「財富統計資料」,這在不少國家就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不過,累進程度較高的「累進所得稅」制度或許是個不錯的開端。另外,石油價格大幅下跌,今年非產油國的經濟表現應該更好,提供各國政府可以進行優化分配的良機。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千古難題,於今尤烈地考驗著各國政府;唯適者能生存,也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关键词:政局全球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