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棕櫚樹災損 看改善產業契機

2015-01-22 12:05:4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來西亞去年年終前爆發一場30年僅見的水患,使9個州成為災區,東半部災情顯得最嚴重,善後復原正積極展開。「聯昌投資銀行(CIMB)」分析師於月初表示,大馬洪災衝擊棕櫚油產量,將加劇棕櫚油產量季節性下滑。近年氣候受地球暖化影響致嚴重失衡,形成災損莫測且難以挽回,備使相關方面感到無奈。但棕櫚油是重要經濟原物料,東南亞又是主要產區。產量下滑不單是某一生產國的問題,也對國際供應鍊造成壓力。這回大馬棕櫚油災損,固賴各方進行調節善後,但也是一次全面進行產業改善的契機,切莫忽視了。
 
由於全世界經濟環境劇烈變動的影響,從棕櫚樹的果實煉製而成的棕櫚油,10餘年來變成了製造業非常愛用也相當依賴的一種原物料。於是以東南亞為主要種植區的棕櫚樹,連帶變成了當紅產業。知名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報導,美國棕櫚油理事會將該產品稱之為「大自然對世界的餽贈」,其欣賞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馬來西亞和印尼生產世界總量85%的棕櫚油,是相關人士矚目的焦點,自有其理由。
 
棕櫚油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可食用油,可用於烹調、製作食品、生質燃料、介面活性劑、化妝品、洗髮精、肥皂等。由於做代用品的品質廣泛且多元,經製造業者不斷探索與開發,可利用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最直接的結果是製造業者和原物料生產者雙贏,促成棕櫚油的價格上升,伐木闢地以種植棕櫚樹者遂不斷擴展面積。印尼、大馬每年輸出棕櫚油賺回大量美元以穩定成長經濟,更創造上百萬工作機會,緩解若干失業壓力,撐起農家生計,棕櫚油無疑有其貢獻。
 
但是棕櫚油大量擴產,於環境的衝擊也浮出檯面。聯合國環境計畫機構提出的報告說,印尼和馬來西亞為了種植棕櫚樹叢,將含碳量高的泥煤地中水分吸乾。這種方式造成泥煤地蘊含的碳大量排出,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燃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要多上3到9倍,且還砍掉大量熱帶雨林,破壞了當地紅毛猩猩的棲息地。所以棕櫚油可替各方弄到的錢,肯定得不償失,但由於表面進帳令人眼紅,棕櫚油需要激增的態勢不停,終變成有識之士心中的重負。
 
面對這種情勢,國際環保團體、棕櫚油生產者、利用棕櫚油的公司,曾經聚首組成棕櫚油永續發展(RSPO)的圓桌會議,其宗旨在於提升棕櫚油產量,並永續利用棕櫚油。雖然目標正確,但各方意見南轅北轍,落差巨大,難以得到起碼的共識,也少了進一步的行動。所以有心人的做法曾經有過讚譽和掌聲,卻不見具體結果,過一陣子也就不了了之。倒是大馬棕櫚油產量到2020年預估可達2,800萬噸、輸出總量到2020年預估可達2,290萬噸,和目前統計資料相比,莫不呈飆升現象,間接回答了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大馬東北棕櫚油產地嚴重的災損,就是只顧經濟發展、輕忽環境生態維護,遭受大自然反撲的典型事例。而國際對棕櫚油需求殷切,促成繼續以濫墾濫伐方式生產,難以戢止。所以要永續利用棕櫚油,就該有更具體有效的增產辦法,不再以破壞環境、禍貽子孫的方式進行才可解套。目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和歐盟國家,都提出關於生物科技的生產型態應用於農業、健康等領域;美國創投資本家也把資金投入農業,用科技進行改良,以提高效率和更加環保,促成了新希望。
 
發展經濟兼顧環保,是地球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國際間正朝此方向盡力推動,以找出兩全其美的辦法。東南亞的棕櫚油產業紅火卻破壞環保的事實,一直受到各方注意,顯然應有所行動才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和產油國方面,要抓緊推動改善機會,排除負面效應,擴大貢獻。
 
关键词:從棕櫚樹災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