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一路一帶」雄圖偉業風險高
2015-01-31 12:29:4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希臘25日國會大選後變天,激進左派聯盟(Syriza)領導的新政府28日即宣布,停止多件重大民營化投資項目,包括中止比雷埃夫斯(Piraeus)港的多數股權轉賣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屬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環的「中歐陸海快線」計畫,可能因此生變。一葉知秋,中國近期許多對外拓展經濟實力的雄圖偉業,例如高鐵外銷、開鑿運河、簽訂石油能源供應大單等,紛紛遭遇不同程度挑戰。習近平主席主政後規劃的大國路線圖,借軟實力拚外交,最後能否成功,風險和不確定性很高,希臘案例已顯露一斑。
去年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中國宣布的「一路一帶」計畫,是外界印象最深刻的「中國夢」,也是近代中國對外最大戰略,被解讀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它是利用中國逾4萬億(兆)美元外匯存底、嚴重過剩的產能,讓對外投資多樣化,協助歐亞國家,是利己利人的大國宏圖。
「一路一帶」沿線涵蓋60多國家、44億人口,占全球人口逾六成;年經濟總量44兆美元,占全球總量逾三分之一。中國將投資建廠、道路、橋樑、港口、機場等基礎建設,輔以電網、油氣管線、通訊網等項目,協助這些國家提振經濟,中國也藉此減低外匯儲備、消化國內過剩產能;更重要的,增加中國主導歐亞經濟和外交影響力,使中國成「區域大國」躍升為「世界大國」。這是比美國二戰後的「馬歇爾計畫」更具規模的雄心壯志。
有人解讀,這是中國試圖打破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意指強國崛起過程,必然與既存強國產生矛盾和資源爭奪,進而發生戰爭),藉軟實力突破美國「亞太再平衡」策略圍堵或遏制的一步世紀大棋;意圖雖帶自利目的,但手段是和平的、目標是互利的、前景也極宏觀高遠。但缺點可能在太「一廂情願」,不無可能變成「世紀爛尾工程」。
這個計畫無可避免須面對外國的選擇。據統計,「一路一帶」沿線60多國,有30多國表態支持。希臘是其中一個。但風險顯而易見:一,沿線國家多數是西方式民主制,選舉導致政黨輪替,左右路線不同政黨執政,未必保證政策能一貫執行。二,中國周邊國家「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想兩邊討好者居多,只要經濟利大於弊,多數國家願接受,但如影響國家自主性或民眾就業,局面就改觀。三,中國建立自身為中心的各種國際機制,處處以大國自居,但政治體制並非普世的西方民主制,對外領土主權爭議展現強勢,加重周邊國家顧慮,深怕像中美洲國家般成為中國的「香蕉共和國」,將來被中國宰割。
國外有專家唱衰,「一路一帶」沿線國家,環境都不如中國與歐美國家,投資回報率不樂觀,甚至會有呆帳;或如希臘般計畫未落實已反悔。寄託外國來解決外匯過多、產能過剩,不如內部自我調整,發展內需,改善偏遠省份建設。不能因好大喜功,憑空想像一幅雄偉卻難題重重的宏圖,讓人民的血汗錢打水漂。
美國經歷二戰,加上先天優勢條件和機遇,歷數十年才建立今天的超強霸權。中國崛起須經歷許多陣痛,不能妄想一步登天。其實,中國近年對外經貿,可謂龍潭虎穴、敗筆處處。例如緬甸2011年宣布因民運和環保人士反對,停止中國資助建設伊洛瓦底江大水壩計畫;投資伊拉克數十億美元,如今全泡湯(可歸結美國因素);2007年起向委內瑞拉大舉放貸逾450億美元,約200億成呆帳,委國財政快破產,中國卻還「加碼」貸款。
此外,中國得標墨西哥高鐵,旋即被以同額競標為由廢標;中國私企投資500億美元,開鑿尼加拉瓜運河,想與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競爭,但生態評估、當地人飲用水來源的最大淡水湖被破壞、百萬人拆遷都存爭議,卻已貿然開工,前途難料。其他如中俄去年簽訂4600億美元能源供給合約,油價劇跌,如何計價,外界都有質疑。
中國因錢多急著找出路,力求掙脫美國和其盟國的遏制,實現習近平「中國夢」,民族主義大旗下「走出去」加快步伐,意氣風發,但是否失之操切,以至未全然顧慮謹慎周密,忽略政治風險,由於決策不透明公開,迄今謎團處處。希臘事件無論是個案或屬急躁政策下的第一個挫折,都足供警惕。中國勞苦人民的血汗錢,千萬不要成了冤大頭。
关键词:中國推「一路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