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殉職機師 國際媒體譽英雄

2015-02-06 11:07:5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復興航空殉職機師廖建宗沒有讓失事客機撞樓,降低傷亡,路透、法新社、英國每日電訊報、衛報等國際媒體報導,均以廖建宗被譽為英雄(hailed a hero)作標題。
 
總部設在香港的航空業顧問公司Aspire Aviation創辦人暨首席分析師曾浩然告訴法新社:「根據飛機飛行路徑,這位機師偏離路徑,試圖避開建物,顯然是想努力透過降落河面,以避免更嚴重且不必要的傷亡。這是非常勇敢的舉動。」
 
英國每日電訊報則引述「飛行全球」(Flightglobal)雜誌飛安與操作部門主編雷蒙的話指出:「失事客機往下墜時,機師試圖尋找迫降空間,並拉起機鼻避開高樓。但是當飛機完全失去動力時,此舉反而讓飛機更急速下降,而非上升。」雷蒙表示,要將飛機降落在河面,得靠運氣。最近的例子發生在6年前,客機成功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河面。
 
飛航專家咸認,廖建宗的快速反應與所受的訓練,讓他能夠避開人口稠密的區域。由飛機側飛這一點可以看出,飛機準備在河面降落前,拚命避開大樓。可惜飛機高度不夠,偏偏又碰上高架橋,導致墜河的結果。但飛機右翼撞到高架橋,沒有碰上車流,也是運氣。
 
另外,中央社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前檢查員蘇西在CNN表示,畫面逐格來看,兩個螺旋槳未同步運作,左側螺旋槳失去動力,右側也未見輸出多少動力,引擎此刻通常會進入自動飛行狀態,但畫面未見自動飛航發揮效用,機師可能轉為手動,避免機身擊中建築物,試圖降落河中,減少傷亡。
 
蘇西指出,機師飛航期間兩度轉向,第1次轉彎爬升未見引擎運作,第2次轉向明顯是為了降落水上,相信是駕駛的意圖。美國運輸部前檢核長史基亞佛則表示,高度確信機師最後操作救了許多人。復興班機假如未受風力影響,機師有機會飛越都會區完成降落,可能會有更多人生還。
 
关键词:英雄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