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增軍費 美中軍備競賽升溫
2015-02-10 09:19:3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歐巴馬總統日前提出聯邦預算案,國防預算為5340億元,他又額外再要求510億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戰爭預算,兩者相加,2016年軍事預算為5850億元;其中1077億元為採購武器預算,另有698億元是新武器研發費;預算並撥款106億元,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購買57架最新型F-35戰鬥機(國防部已開始研發比F-35更新的下一代戰機)。這份預算案超出國會規定的減支上限,總額比今年增加4.4%,因應中國擴充軍備步伐加快,美國也強化對軍備投資。
國防部、軍事專家和學者普遍認為,中國積極擴軍,海軍力量快速增長,美國海軍仍分布五洲三大洋,但原有優勢正逐漸減少,所以紛紛遊說國會,增加軍費,作相應擴軍,防止優勢快速消失,甚至被中國超越。歐巴馬的預算案對新武器作更多投資,正反映這種關切。值得注意的是,歐巴馬改變國防預算「自動減支」政策,國會參眾兩院都由共和黨主導,較不會限縮軍費和投資新武器研發,意味美中新軍備競賽不但成形,且可能快速增溫。
白宮提出預算案前,支持擴軍的聲音不斷傳出。上月中旬,「美中經濟及安全檢討委員會」向國會提報告,明白支持擴軍。報告有兩個論點:第一,中國2020年時,軍艦將增至351艘,美國須加強海軍力量,至少將太平洋艦隊軍艦增至67艘,其中60%軍艦須於2020年時部署在亞太地區,以抗衡中國海軍。第二,美國海軍擴展速度比不上中國海軍,中國官媒自喻新造軍艦如「下餃子」;美方報告也認為,2020年,中國海軍規模和數量將超過美國海軍。
報告分析美中兩國軍費,作為美國必須擴軍的論據。中國2014年軍費預算折合1310億美元(比2013年增12.2%),約為美國同年的六分之一;中國自1989年後,每年軍費增長都在10%以上,2008年以來,軍費已增加一倍。如果美國2016年軍費為5850億元,中國軍費又以每年12%的增長計算,到2016年,中國軍費開支,將增至美國的三分一。
報告分析中國飛彈政策認為,中國近年積極加強飛彈力量,沿海地區部署大量飛彈,譬如東風21型彈道飛彈,構造相當精密,雖部署於岸上,但射程900海里,美國太平洋艦隊一旦出現在東海和南海,都可能成攻擊目標;除了軍艦,美軍從航母起飛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也可能成導彈目標。中國的陸基導彈優勢,將使美國海軍海上優勢大減。
除了導彈,核潛艦是中國海軍另一重要力量。國會軍備委員會海軍力量小組委員會日前舉行聽證,委員會主席福布斯(Randy Forbes)特別提到中國潛艦對美軍的威脅。他說,在亞太海域,中國現擁有60艘可發射導彈的潛艦,美國只有32艘;五至八年後,中國將增至80艘,美國只增至34艘。當然,這只是量的比較,未比較戰鬥力和質量,也未計入日本自衛隊船艦。
除了上述擴軍聲音,美國一般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海軍發展迅速,十年內,新武器的質和量都將大有進展。包括:
航母:中國目前雖只有一艘,而美國有11艘,但中國很快將有第二艘和第三艘;現有「遼寧號」將增設外翼平台,可供戰鬥機起降,具有戰鬥力。戰鬥機:最新「殲-15」戰機已試飛成功,並配備「遼寧號」上。驅逐艦:最新「旅洋III」驅逐艦,已於2014年服役,配有長程巡航導彈,以及「HHQ-9」東風防空導彈。巡洋艦:新研發的「055」巡洋艦已接近完成,配有對地攻擊導彈。巡洋艦較驅逐艦輕,航速較快,新一代巡洋艦研發成功,顯示中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增加。導彈快艇:至少已有60艘,輕型快速,有利沿海作戰。
核潛艦方面,中國核潛艦配置「巨浪-2」州際潛射巡弋導彈,射程4500海里,並正研發「巨浪-3」導彈,一旦取得俄國聲納和靜音技術,可避免美國偵測,將有利對美國反潛作戰。中國也正在研發「095」核潛艦,將首次配備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綜合言之,美方宣稱「中國海軍規模2020年將超過美國」說法過於誇大,只反映鷹派意見,目的在營造爭取更多國防經費的輿論氣氛。歐巴馬已向現實妥協,對軍費態度不堅持限縮,重振美軍聲威在大選年會成兩黨共同政見。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兩院未來審議軍費應不致刁難;即使美中全球軍力對比仍懸殊,但在東亞,中國拉近與美國差距。美中新一輪軍備競賽,鹿死誰手很難預料。
关键词:美國增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