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允台加入TPP 台灣須付高昂門票
2015-02-18 10:33:3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新上任不久的經濟部長鄧振中,率團本月8日到15日到美國訪問。這是2004年以來,台灣經濟部長首次訪華府;在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可望在幾星期內達成協議之際,這趟訪問的意義非比尋常。特別是在馬政府聲望大幅下挫下,若能獲得美國首肯,願意在台灣亟想加入TPP上做出明確表態、有力背書,還是可幫聲望下滑的馬政府打上一劑強心針。
TPP是由紐西蘭、新加坡、汶萊、智利四個不大的國家,在2006年成立的自由貿易區協定。由於成員都是小型經濟體,原來沒有得到國際間太大注意。但在美國「亞太再平衡」策略下,選定要參加這個協定,並邀請一些經濟規模較大的夥伴重啟擴大談判,要讓它成為「新世紀的自由貿易協定」,因而獲得各方矚目。特別是在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和日本等較大經濟體加入談判,加上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共12國共襄盛舉下,其重要性受到各方重視。
過去對她沒什麼興趣的韓國,目前已在認真研究加入的可行性。最有趣的是中國大陸態度,過去一直認為這是美國在經濟上圍堵中國的陰謀,如今也一反常態地認真研究,甚至有高層說出「TPP沒有中國是不完整的」,這是令人跌破眼鏡的話,顯然,TPP已對亞太各競爭國造成壓力。
台灣從2000年後,一直想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來擺脫經濟上過於依賴中國大陸,並趕上大力簽署自貿協定的競爭對手韓國。但由於北京政府或明或暗阻攔,各國都不敢毫無忌憚地接受台灣邀約,乃至台灣除了和中美洲五個邦交國(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宏都拉斯),以及亞太的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自貿協定外,迄今未和任何大國簽署類似協定。
其中紐、星,還是和北京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架構協議」之後,才在北京默許下簽成。然而,就算和這些國家簽了自貿協定,由於對手經濟規模有限,其效果遠比不上韓國和美國、歐盟、東盟,以及即將和中國簽署的效果。而東盟內部,以及其和中、日、韓等簽署的自貿協定,已讓台灣近年的貿易表現相對落後,台灣的焦慮之心不言可喻。
因此,若台灣能一舉加入TPP,就等於一夕之間和12個國家簽署自貿協定,當然遠優於和各國逐一簽署。因此,馬英九總統在第二任期中,喊出要在2020年之前加入TPP,當時也有鼓舞民眾的效果。TPP目前由美國主導,不需看北京臉色,政治上相對容易;加上經濟效果巨大,當然是台灣的首選。但既然號稱是「新世紀的自由貿易協定」,其條件要求當然嚴苛,基本上要納入所有貨品的貿易自由化,這對日本等承擔農業包袱的先進國家,其實都相當具有挑戰性;這也是諮商設定的完成時間一延再延的原因。總算是聽到了好消息,然而,這卻也是開始考驗台灣「誠意」的時候了。
日前,台灣政府重新解釋牛隻的「內臟」範圍,將牛隻的頭骨肉、面頰肉、食道肌、骨髓、血管、牛脂等六項雜碎產品,排除於牛肉的內臟範圍;鄧振中訪美時就帶了這項「伴手禮」,準備訪問美國的行政部門、國會、產業公會及智庫,爭取美國讓台灣加入TPP第二輪的入會諮商。
只是,就算美國原則上同意支持台灣在第二輪談判入會,但美國商會去年發表的「2014台灣白皮書」中,列舉諸多台灣未能解決之事,迄今多半都受制於台灣內部政治而無法解決。更重要的,是美國念茲在茲的豬肉對台出口,若無法獲得突破,怎會輕易讓台灣參加?但豬肉大量進口將衝擊眾多台灣農民利益,其嚴重性可能引發激烈示威抗爭,甚至導致執政黨下台,但這卻又是美國最大的議價籌碼,台灣不妥協,美國應該不會輕放!而就算擺平了美國,工資低廉的越南也絕對會利用農產品競爭優勢,要求台灣大量開放越南農產品進口。
美國基於亞太戰略考量,理當會同意台灣加入TPP;但台灣如果沒有付出高昂的門票,穩操勝券的美國當然也不會輕易開門;而即使開門,台灣受到的衝擊將十分巨大。貿易自由化雖然有利國際競爭,但過去怯於調整產業所引發的嚴重衝擊,將會是台灣另一波內外交逼的開始。
关键词:美允台加入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