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新航路引發焦慮 試煉兩岸關係

2015-03-02 11:29:4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為減輕中國大陸東南航道壅塞,大陸在台灣海峽新畫M503航路,定3月5日上路。由於貼近海峽中線,引發台灣疑慮。台灣交通部次長曾大仁日昨表示,如果此航線有飛機未經通報越界,台方將派軍機警告驅離。曾大仁措詞之重,是近年和緩的兩岸關係中,台北官方少見的談話。
 
大陸規畫M503航路已久,數度在兩岸談判桌上向台方表達,並透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美國、台灣溝通,這條由南向北飛的航路高度將不低於2萬7000呎,而台灣民航機飛行高度在2萬4000呎以下,兩岸航機有高度區隔,不致有飛安問題。只是台灣認為新航路距台灣太近,雖然大陸表明實際飛行航線會往西偏四海里,但台灣依然很在意,一再表示希望大陸改變航路。
 
海峽中線或稱台海中線,是台灣海峽一條無形的界線,是1949年後兩岸分隔的副產品。由中華民國海軍劃定,60年來兩岸互守的默契,是兩岸關係的特殊產物。換言之,這條線是台灣對大陸的「心理主權線」,不容對岸接近;與其說是飛安顧慮,不如說是政治焦慮,唯恐大陸片面以民航機航路為名,消解海峽中線,跨越「虛擬界線」,侵犯台灣「領空主權」。
 
大陸雖一再表示,航路畫設是依國際民航遊戲規則,也通告世界各國遵行,並多次和台灣溝通。然而可預見,未來一年台灣大選,類似驅離談話與表態只會升高,加大兩岸關係的障礙,也增添兩岸互動的複雜性。已正式成民進黨下屆總統參選人的蔡英文,參選聲明對兩岸關係表態首重「鞏固主權」,新航路爭議與守護海峽中線,正是「鞏固主權」的具體實踐。大陸1月對外宣布新航線時,蔡英文即疾呼,要求馬英九堅持維護國格。
 
馬英九一再宣告他將反擊。但國民黨已由新主席朱立倫當家,行政、國會系統欲振乏力,馬英九依總統職權能使力的,是國防、外交和兩岸關係。偏偏前海基會秘書長張顯耀洩密案敗訴,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下台,兩岸「張王會」走入歷史,台灣的大陸工作系統陣腳大亂,更難積極作為。能做的就是「宣揚主權,提升國格」,與民進黨爭奪台灣民意支持。然而,「維護國格」永遠是最廉價政治工具,莫名的「軍機警告」之說,可能影響本已和緩穩定的兩岸關係。
 
北京面對台灣只剩15個月任期的大陸工作班子,即使彼此熟悉與信賴,也難保談判桌上的默契與承諾。大陸可有兩項選擇:一是維持穩定現況,讓兩岸關係互動不致因台灣政情受干擾;二是「趁虛而入」,在台灣政府弱勢運作下,強勢主張大陸權益,進而鞏固兩岸統一進程。只是大陸一旦採取強勢作為,勢必引發台灣社會輿情與獨派反彈,成獨派操作選舉的工具,反而不利兩岸互動。新航路雖未必是大陸的「權謀算計」,卻觸動台灣敏感的政治敏感神經,輕觸一下就會使台灣輿情跳得半天高。
 
兩岸關係已走入新常態,國共親密擁抱態勢已不可恃。台灣要伸張主權,大陸也堅持「一中」立場,如雙方都不尋求轉圜,難免發生擦槍走火或摩擦。曾大仁的「軍機警告」固然是作態,如未經國安系統縝密規畫溝通,率爾升高衝突,就非常不智,吃虧的只怕還是台灣。同樣的,大陸「九二共識」立場雖不能放棄,卻也須顧慮兩岸政情新發展,維繫兩岸信任和互動,避免民進黨一旦執政,重演扁政府動輒「消費」大陸,製造危機,謀取個人政治利益的現象。
 
台灣傾獨的強硬路線抬頭,容易刺激大陸保守力量再起。當習近平重返延安憶苦思甜,推動從嚴全面治國策略時,不可能容許台灣傾獨勢力輕捋虎鬚,也不會讓台灣誤判其決心,兩岸互動迴旋空間因此趨緊,更使兩岸關係進入嚴酷考驗,兩岸政情新變化,不必要的誤解磨擦將更勝往昔。
 
兩岸政府應善用國民黨本屆政府執政的一年多光景,加速推動互設辦事處進程與官方對話制度化,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陸委會新主委夏立言的「張夏會」不能喊停。冷戰時期都能以默契與智慧建立虛擬的海峽中線,新時代中當然可突破其不切實際的「心理中線」,建立兩岸務實互動的健康關係。兩岸直航實現已久,海峽再度緊張不該是應有的現象,兩岸應好好拚發展,和平過日子,才是人民殷切期待的結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