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反對派領袖被暗殺 真相難明
2015-03-06 10:19:3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前副總理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27日子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紅牆外被人買兇槍殺。這起明顯屬政治謀殺的凶案,震驚俄國和世人。但案發迄今多日,追緝兇手仍無頭緒,只能推斷,涅姆佐夫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政策引發內部仇恨和恐懼氣氛的犧牲者。
十多年來,涅姆佐夫反對總統普亭獨裁,反對環繞普亭周圍的腐敗權貴資本集團,反對烏克蘭政策導致西方經濟制裁、物價飛漲等惡果。他本預定3月1日領導反對派群眾上街示威,一舉一動都被政府嚴格監視下,卻與烏克蘭籍名模女友步行返家,在莫斯科市著名地標克里姆林宮附近橋樑上被槍殺。在監視鏡頭記錄下,兇手隨即被車輛接走逃逸。
做案手法顯示,幕後主使者並不掩飾行兇過程,反而希望以致命威脅,公然恐嚇反對普亭的人士。
涅姆佐夫在反普亭的自由派領袖群體中,地位特殊。90年代後期,曾被葉爾欽總統提拔為第一副總理,甚至可能成葉爾欽的接班人。他本屬當權派核心成員。俄國政治圈向有不成文默契,就是政治暗殺不碰彼此高層,因為當權者和反對派高層常系出同門,俄國政治情勢也隨時變易,彼此轉換角色,不碰領袖級人物的人身安全,出於相互安全保障。
俄國許多反對派頭面人物,經常收到到恐嚇威脅,但都沒有人身安全顧慮。涅姆佐夫批評普亭口無遮攔,連他母親都擔心他會遭報復,但他有上述默契的自信,不改言行,不請保鑣,深夜步行。他的被刺打破默契,莫斯科人人自危。普亭也成最大主謀嫌疑人。
普亭的發言人立刻表示,指控克里姆林宮與涅姆佐夫遇刺有任何關聯是一派胡言。普亭說,會盡一切可能將殺害涅姆佐夫的「邪惡兇手」繩之以法。他更致電涅姆佐夫母親致哀,強力撇清。普亭政府認為,謀殺案的動機顯然出於挑釁,想嫁禍普亭。不過普亭政治對手死於謀殺者已有多人,也是事實。
無論如何,本月1日7萬民眾手持「我不怕」「宣傳殺人」標語,走過兇案現場,悼念涅姆佐夫,是2011年底普亭宣布重新競選總統,引起莫斯科中產階級示威抗議以來,規模最大的街頭示威。
自去年初烏克蘭危機以來,俄國收復克里米亞,使親西方的烏克蘭政府左支右絀,普亭人氣節節上升,民調支持度達85%。即使物價上漲、經濟衰退、油價下跌、西方制裁,都不影響其聲望。在民族情緒高漲,恢復俄國大國地位,仇視美國和西歐的社會氛圍下,支持西化的自由主義反對派潰不成軍。
本來人數有限的反對派四分五裂,完全被邊緣化。涅姆佐夫只在西方媒體和政界仍吃香。俄國主流媒體把他們貶斥為「西方第五縱隊」「民族敗類和叛徒」,這種仇恨和醜化宣傳舖天蓋地,使異議者不敢輕易表達意見。
涅姆佐夫原先號召反普亭的烏克蘭政策示威,有意參加者寥寥可數,導致很少人認為,普亭會傻到下令刺殺涅姆佐夫;反而更多人猜想,多半是民族主義狂熱分子或犯罪集團藉口除奸,而幹下了蠢事。
涅姆佐夫之死,俄國朝野同聲譴責。即使原先妖魔化涅姆佐夫不遺餘力的評論者,也讚揚他的親和力和魅力。西方似乎把他捧得過高,築起涅姆佐夫的「假象」,認為他是重要的反對派領袖,其實他早已光環褪盡。
涅姆佐夫活著的時候,對西方沒有用處,沒有前景。但他一死,反而變得有用起來。支持普亭的俄國評論界認為,這項謀殺案是西方擴大反普亭宣傳的好機會。究竟誰才是幕後黑手?從誰最能從其死得利角度看,也可能是反對派製造殉道烈士,以鼓吹西方更強力制裁俄國。
總之,謀殺案打破俄國限制政治暗殺對象的默契和界線。至於普亭涉案深淺,即使不直接相關,也與他塑造的社會敵意和仇恨氣氛有關。俄國反對派是否能因此盡棄前嫌,重新團結,並不看好。7萬示威者已是反對群眾的最大能量,碩果僅存的反對派國會議員承認,靠10萬群眾想圍攻克里姆林宮,是不可能的。但卻可讓克里姆林宮內部因反對無節制的謀殺政敵而出現裂痕,就算是成功了。
涅姆佐夫案子何時水落石出,也許只有等普亭退出歷史舞台以後才行。他的名字將與其他反對普亭而喪失生命的人,長存俄國史冊。
关键词: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