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持續發威 稻農估損失140億

2015-03-07 11:34:3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始於去年11月持續至今的旱災,已成為泰國近15年以來的最嚴重旱災。若此次旱災情況繼續惡化並延續至今年雨季(5月),可能導致泰國的主要農作物產量隨之減少,促使總體農產品價格出現暫時上漲。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盡管近期發生的旱災將對大米產量造成損失,但卻不是推升大米價格的重要因素,在預計2015年泰國大米價格將繼續受到大米供應,尤其是泰國大米庫存量高的抑制情況下,僅或在短期內有助於扶持大米價格。此外,預計旱災仍不會導致食品價格上調,進而影響旱災期間的通貨膨脹率。
 
開泰研究中心認為,盡管食品價格將因農作物生產受損和家庭支出出現復甦跡象而略有上調,但源於世界油價仍處於低位,旱災期間的泰國通貨膨脹率年同比增幅仍將出現負增長,且可能延續至今年上半年。
 
開泰研究中心預計,農產品價格處於低位期間出現的旱災將導致2015年破碎率5%的大米價格在7500-7700銖/噸之間浮動,同比下降0.2-2.8%,影響種植旱稻的農民收入。目前的最新評估損失額已達56億銖,到旱季結束時種植水稻的農民的損失總額將約達140億銖(創近5年來的最高水準),加上其他農作物的損失後,或導致農民收入損失總額逾140億銖。
 
今年泰國農民的總體收入因受到價格和旱災的壓制仍趨向在低位徘徊,將影響農民或農村居民的購買力,導致其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特別是若旱情持續時間長於預期)。該研究中心預料上述影響或會擴展至相關行業,這從相關行業的商品銷售額下降中可見一斑。
 
因此,相關行業的商家應進行調整,以應對本年旱災期間可能發生的上述影響,包括加快開拓行銷管道和不斷擴大除農民客戶群體外的客戶基礎,以接觸到具較高購買力的消費群體,提升在可能面臨更長旱災期和泰國農產品價格趨向持續處於低位的情況下的商品銷售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