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巴爾幹化 贏家輸家是誰?

2015-03-10 10:12:5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烏克蘭危機2月22日屆滿一周年。政府軍守不住戰鼓頻催的烏東親俄勢力的攻擊,節節敗退;若不是德國、法國介入斡旋,俄、烏、德、法四國2月12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協議,眼看著烏克蘭西部恐怕也將腥風血雨。
 
面對烏克蘭危機,歐巴馬政府除逐步提高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外,眼看烏東叛軍頻頻告捷,強硬表態將提供致命性防禦重武器給烏克蘭政府軍。若非明斯克協議,各方同意停火,一旦戰事擴大,是否星火燎原燒向歐洲,猶未可知。
 
烏克蘭危機一周年過去了,人們仍無法預測這場危機何時結束、以何種方式結束。俄羅斯、烏克蘭的歷史恩怨情仇,其實愛恨交織,雖然不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另有宗教因素牽涉其中那麼複雜,但也是糾纏逾1000年的難解公案。
 
俄羅斯建國源起可追溯到西元9世紀,以今天烏克蘭首都基輔為根據地的基輔羅斯,由於征伐擴張,才跨聶伯河進入今天的俄羅斯。俄文的烏克蘭這個字,意即邊疆地區;俄羅斯人視烏克蘭猶如中國之看待新疆,試問言必稱復興俄羅斯光榮地位的「現代沙皇」普亭,如何肯輕易割捨烏克蘭?
 
今天的烏西地區,歷史上曾有輝煌的獨立自主建國紀錄,也因地緣接近波蘭,與西歐有親密文化往來。前蘇聯瓦解後,歐盟東擴,烏克蘭往西方陣營靠攏,令莫斯科當局相當不快,更怕臥榻之側有心腹之患。
 
危機鬧了一年,誰是贏家?烏克蘭無疑是最大輸家。烏克蘭不僅輸掉克里米亞,眼看著烏東也保不住。它還賠掉烏克蘭的國家發展。2014年,烏克蘭的GDP成長率為負7.5%,是二戰以來最痛苦的一年。而據烏克蘭中央銀行預測,烏克蘭2015年的通膨率將達到26%。
 
歐盟則是無奈的輸家。前蘇聯瓦解後,歐盟意氣風發,除了眾多原本東方集團的中歐小國外,它本來也想把烏克蘭拉入自己陣營,為歐盟未來發展注入活力,不料普亭藉歐洲陷入經濟危機焦頭爛額之際,反將了歐盟一軍,搞得美國和歐盟狼狽不堪。歐盟配合美國,不得不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其實卻自損筋骨。歐盟委員會主席戎克在2014年底就承認,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已接近其能力極限。
 
眼下俄羅斯似乎占了便宜,其實筋骨內傷嚴重。烏克蘭危機爆發,普亭趁亂運作克里米亞公投,拿下被烏克蘭籍的前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畫給烏克蘭、而自古即是帝俄沙皇遊獵之地的克里米亞。2月初的四方會談和明斯克協議,各方隻字不提克里米亞。國際事務分析家評論說,這似乎代表歐盟有意原諒莫斯科「歡迎克里米亞回歸」的作法,以便換取俄羅斯在烏東衝突上讓步。
 
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付出極大經濟代價。美國、歐盟對俄羅斯發動多輪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資金外逃、盧布持續貶值、通膨迭創新高。雪上加霜的是,誰也料不到國際油價在去年秋天迄今腰斬一半,使得極度依賴能源輸出的俄羅斯經濟受傷慘重。2014年,俄羅斯GDP成長只剩0.3%。普亭騎虎難下,能撐到何時,也有待觀察。
 
美國隔岸觀火,是否得利,也未必盡然。歐巴馬雖已從伊拉克撤軍,誰知去年春天迄今,伊斯蘭國(IS)愈鬧愈凶,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卡特2月初在參議院人事任命聽證會差點就公開否定歐巴馬的「亞洲再平衡」戰略的可行性,表示美國或許需要重新評估中東和中亞情勢。
 
烏克蘭危機究竟如何收場?前總統卡特的波蘭裔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精嫻國際大戰略,尤其了解東歐歷史。他提議以「芬蘭化」解決烏克蘭危機,即烏克蘭保持中立,美、俄各讓一步。其實,就烏東、烏西和南部黑海之濱克里米亞的現狀觀察,烏克蘭早已巴爾幹化,成為國際紛爭的火藥庫。
 
1990年代,冷戰甫結束,世人望治心切。孰知巴爾幹的南斯拉夫聯邦因種族、宗教、文化的諸多糾纏,血腥殺戮四起,逼得美國偕同北約出兵「維和」,讓南聯各邦紛紛獨立,各自為政,總算維持住安定局面。
 
國際地緣政治中,不幸位居地緣戰略要衝的國家,往往兩大之間難為小,烏克蘭雖是歐洲穀倉沃土,地形卻是無險可守,加上它的能源需求完全依附俄羅斯,這項延宕一年、各國付出高昂代價的危機,是否可用巴爾幹化做為結局,當然還看美、俄的大國博弈。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