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雲號」準航母 加劇東亞緊張
2015-04-02 10:29:1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中、日三國在東亞海陸的軍事競爭方興未艾。中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9月將大閱兵;日本自衛隊日前也宣布,今秋將舉行「閱艦式」,海陸互別苗頭。日本二戰後最大軍艦「出雲號」日前正式服役。為規避和平憲法不能擁有攻擊型航母規定,日本防衛省堅稱,出雲號不具備升降戰鬥機功能,不屬於攻擊型航母,只是直升機護衛艦。但軍事專家認為,這是一艘準航母,3月底成軍,立馬引起中國關注、韓國緊張。
出雲號是大型、遠洋、多用途先進戰艦,噸位雖較中國的「遼寧號」航母小,但大於英國的「海洋號」直升機航母。其人員、車輛和直升機搭載能力,與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相當,兼具輕型航母、兩棲攻擊艦、反潛艦、指揮艦、補給船、醫院船等多功能。尤其作戰功能極突出,大幅提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制空、反艦和兩棲作戰能力。
軍事專家指出,出雲號可配置五架反潛直升機,但稍加改裝,即可讓向美國採購的F-35B最先進戰機起降,與攻擊型航母只有「一張紙距離」。更重要的,亞洲國家中國、印度、泰國都擁有航母,但只有日本具備航母艦隊實戰經驗。出雲號與二戰時攻擊美國的日本航母一樣大,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擴增,象徵東亞海上軍備競賽正激烈交鋒。
韓國媒體評論,出雲號艦隊成軍,有單獨奪取獨島的實力,韓國必須急起直追。中國報刊也認為,出雲號對釣魚台海域具強大威脅,也提升日本對南海等遠洋戰力,更是遼寧號的勁敵,痛斥安倍右傾政策包藏禍心。
日本《產經新聞》明言,日本投入新型直升機驅逐艦,是為牽制推動潛艦現代化的中國海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稱,中國國防經費連續五年維持10%以上增長,日本應警戒中國軍隊動向。對照美國海軍上將指責中國創造「海上沙土長城」,強化東海、南海海域監控,想維護區域主導權。未來數年,東亞海域很難平靜無波濤。
出雲號當然是沖著中國而來,軍艦命名,也充滿中日關係的歷史糾葛。上一艘「出雲號」軍艦,是日本用甲午戰爭庚子賠款向英國購買的裝甲巡洋艦,曾是日俄戰爭的主力艦。二戰時日本「用老舊戰艦即可制華」的辱華策略下,將出雲號派駐黃浦江口,國軍幾度用魚雷、空炸突襲該艦,未能擊沉它,後來拖回日本。70年後,日本人讓它借新艦還魂,用意明顯,當然觸動中國敏感神經,抨擊日本太張狂。
中日兩國都重視文字符號象徵,不會不了解出雲號的典故。日本明知而故用,當然是挑釁。日方解釋,本想用「長門號」命名,長門是安倍的故鄉舊名,為避免安倍右傾刺激中國,才改用「出雲」,結果弄巧成拙,中韓兩國輿論強烈反彈。
日本忽視歷史教訓,近年擴張武力動作不斷;中國也快速造艦。美方質疑中國擴張海軍,實則,中日對壘,日本借美國之力制衡中國,甘為美國的馬前卒,各方誰是因、誰是果,已難以說清楚。軍備競賽成為比經濟實力和高科技的綜合競爭,是否重演拖垮那一國財政的歷史,只能拭目以待。
安倍4月底將訪美,在國會發表演說。前年安倍在美國演說強調,要「找回強大的日本」,此後在美國默許下,逐步放鬆和平憲法約制,修改武器出口規定,參與國際爭端處理,一步步從美國保護國,走上「承擔國際和平責任」,藉以強化軍工企業,參與武器出口,擴大國際影響力。美國國力衰減,日本趁勢而起,是令東亞國家不安的發展。
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日前在華府明確表達,4月底《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修訂,打算把美軍和自衛隊合作範圍擴大至全球。顯見美日合作蜜月曲越唱越高調,也使中日韓關係越來越緊張。南韓投向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使美日韓三邊關係支柱架構鬆動,韓日關係因歷史矛盾難解,安倍4月訪美對二戰歷史的表述,將影響中日和日韓關係。
中日關係近月來雖稍緩和,兩國洽談建東海軍事熱線、避免衝突,稍有進展。但大形勢下,各方都用兩手策略,快速建軍方向不變,出雲號服役就是新例。緊張情勢如能「鬥而不破」,可加速各國軍備現代化,刺激經濟。但歷來戰爭,那一場不是因意外而星火燎原、民生塗炭?東亞眼前的情勢,著實難讓人心安。